文章来源:上海市国资委 发表时间:2013-11-18
上海基层党建网讯 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在大力开拓“三个市场”、不断优化重点区域市场布局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把“沪外党建”作为企业党建的重要延伸点,努力形成组织覆盖、活动互动和实现形式多元化的工作格局。 整合基层组织资源,逐步建立“矩阵制”的管理模式。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将纵向条线职能制与横向区域管理相复合,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既有垂直的隶属关系,又有属地化的组织形态。在开拓国内市场过程中,集团大力推进由“经营项目”向“经营城市”的转变,不断调整经营布局形成重点区域市场,将党建工作融入这些战略。在借鉴上海工地“支部建在项目”、重大工程设立党建指导员等组织建制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重点区域公司等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基层党建资源的集聚并配套建立相应组织。例如,天津、辽沈等区域公司和昆山中环BT项目组等,相继建立联合党委,加强与各参建单位的党建联动。 吸纳地方综合资源,探索尝试“工地党建”的工作模块。在开拓外地市场过程中,除了打好工程品牌,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社会组织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为此,集团和所属各总承包企业发挥总包优势,把探索“工地党建”作为项目党建内涵深化、外延扩大的重点。在镇江财富广场、宁波环球航运广场和济南鑫苑名家等项目所建立的工地党支部,支委会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总包、分包和监理等单位的党员代表组合,也有业主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党员代表构成,打破了传统的所在地区、行业和人事隶属等常规要求的束缚,网织了“内外联建”的路径:对内,与各参建单位党组织共建,确保党建工作延伸;对外,与居委、警署等地区党组织联建,接受当地党组织指导,以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为纽带,将各种组织资源有效整合。 开发网络信息渠道,努力确保“新媒体”教育同步落实。以往采取一堂党课、一场会议、一次谈话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组织专题学习,进行沟通交流。然而,这种传统做法目前已被打破,网络工具成为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运用的手段。建工集团着力加强信息化管理,利用企业外网开辟专栏,改进视频信息系统,开通QQ群与微博平台,让党建工作逐步进入网络时代。集团层面在《上海建工网》开设“党建园地”,通过情况交流、成果推广等分栏,每月更新信息20余次。许多单位也发挥网上信息传递、即时交流等综合优势,及时将“党务公开”的有关事项和学习计划、工作要求传递到沪外工地。七建集团、基础集团和安装集团等利用视频将党内各项主题教育、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活动在多点同步进行。集团广州分公司则通过编印《粤刊》小报,让全体党员和员工都能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 集成党内优质资源,积极发挥“示范点”的引领效应。在集中性创先争优活动中,集团党委始终坚持培育先进典型向基层一线倾斜,不断挖掘和总结利用党内的先进资源,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效应。一建集团南京分公司党总支涉入江苏建筑市场八年来,以“牢记使命、融入当地、争创一流”为目标,带领干部职工敢为人先、直面挑战、负重奋进,通过抓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推动管理创新和工程优质,先后在承建“中华第一商圈”南京新百主楼续建工程、全省第一个涉外超五星级酒家世茂凯悦酒店、“镇江第一高楼”财富广场等标志性工程中屡创品牌,分公司党总支被市国资委党委授予“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称号。基础集团在率先探索外埠项目党建接受属地化管理中,坚持以组织、制度、队伍和和谐“四个支撑”为立足点,突出增强班子引领力,积极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带动职工群众艰苦创业,建安产值每年都有较大幅增长,目前人均产值近千万,去年年底公司党支部荣获2010-2012年度深圳市直机关党工委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优秀党建工作示范点”,成为集团首个获埠外上级党委命名的示范点基层党组织。 围绕服务型党组织要求,积极拓展以人为本的路径。沪外市场要取得稳固发展,需要有一批“志在千里、四海为家”的员工和相对稳定的队伍作保证。集团及所属总承包企业围绕重点区域市场,布点建立区域公司,作为“第二总部”安营扎寨,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主动肩负着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走出去”的重要职责。七建集团为在京津市场站稳脚跟,率先发起筹建“志远者俱乐部”,许多党员中层干部带头,一批有志向的青年踊跃参加。二建集团、机施集团和外经集团等单位建立“走出去”职工注册台帐,逢年过节组织家访慰问,有的还配套成立“志远者服务队”“志愿者后援团”等社团组织,开通“志愿者网上服务”“企业亲情热线”等专用窗口,全天候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各区域公司党组织把“凝聚人心、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员工”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创先争优竞赛,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工地项目党支部关爱职工群众,组织文明施工,改善生活设施,丰富娱乐活动。不少工地还通过“党员责任区”,建立互动式思想交流,拓宽群众需求和诉求渠道,职工有什么话语找组织聊,有什么困难找书记谈,有什么烦心事找众人帮。 (供稿: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组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