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上海建工机施集团虹杨变电站区域党建联建化干戈为玉帛

日期:2016-08-08     点击量:
日期:2016-08-05  查看:今企网  作者: 李露 钟轶

       虹杨500千伏输变电及管理用房工程是重大“民生工程”。由于工程的特殊性,2012年8月到11月,时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先后三次召开现场推进会,要求提前制定施工方案,创上海最好的“标杆工程”。2015年5月27日,市建交委领导又传达了杨雄市长最新指示:把虹杨变电站建成上海特大型城市管理典范、打造文明施工“升级版”。作为参建单位,上海建工机施集团第二工程公司立足以党建联建为载体,化干戈为玉帛,让原先寻闹不堪的工地变得更静悄悄。

       【案例背景】

       虹杨变电站位于杨浦区逸仙路三门路,总建筑面积54500平方米。2007年,因当时周边部分居民反对而一波三折,拖至多年未能如期开工。直到2013年5月,才正式拉开建设帷幕。

       然而,这场“拉锯战”并非如此顺利,一下又引爆了一些居民不满情绪:钢筋碰撞声响起,招来上访;汽车出故障半夜才到工地,被居民以违反夜间施工而投诉……这些都让项目部明白,必须依托社会各方组织,通过党建联建共筑文明施工和地区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工作实践】

       建支部抓维稳,表明立意寻找切入点。2013年7月,由虹口区政法委、街道、业主和施工方共同组建的临时党支部成立,维稳工作有了崭新开端。对外,项目部及时听取周边居民对施工的意见建议,把影响居民生活的不利因素降到最低。对内,加强项目部自身建设,在文明施工标准上强化环境治理,首创维稳四项制度,即《教育交底制度》、《门卫保安制度》、《巡视检查制度》、《投诉信访事宜处置管理制度》。项目部用实际行动表明立意:我们要减少施工对你们的影响,兑现对你们的承诺!

       强联建增理解,解释放善意由“点”深入。随着工程建设推进,项目部党建联建也逐步深化,从“平稳共处”往“好邻居”方向努力,只要社区居民有需求,便尽可能帮助解决。乾阳佳园小区大门路灯问题困扰居民数年,获悉此情况后,项目部组织人员搭设移动式脚手架,并四处奔波买来停产许久的高压碘氟灯安装好。之后又帮忙修葺了正文花园与乾阳佳园之间的铁门,让居民感受到项目部释放出来的善意,使更多的居民开始支持和理解工程建设了。

       强保障显诚意,文明施工以“点”带“面”。项目部建立了文明施工三级管理网络,管理职能延伸至保安服务公司,所有参建人员均在承诺书上郑重签字。2014年4月,虹杨站迎来了第一批党员和居民代表参观,以后又先后接待来访居民五批70多人次。项目部组织文明施工从“三四五”发力,即施工过程坚持“三个为零”:现场运作、人材机管理做到“零瑕疵”,发现问题、整改追责做到“零容忍”,安全质量、综合治理做到“零事故;施工布局坚持“四个优化”:优化场容场貌,优化施工程序,优化作业环境,优化劳动关系;施工管理坚持“五个着力”:着力提升参建职工素质,着力加强作业点规范整治,着力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着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所有这些都让参观者最为直观了解文明施工,及时告诉自己的邻居,最终赢得周边地区各方的广泛认可和满意。

       【体会与思考】

       区域党建、文明施工是建好“民生工程”立身之本。建好“民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围墙内外是一家”,整合各方组织资源,加强党建联建,开展文明施工,才能确保“民生工程”为民所建,惠及百姓群众。项目党支部书记陈庆培如是说。

       越是在困难面前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工程建设整整两年时间,居民的情绪从最初的对立,到现在的平和,他们明白虹杨变电站是项“民生工程”,他们希望要把好事办好。而施工方切实做到了。在矛盾和困难面前,项目部从找到“切入点”到从“点”深入,再到以“点”带“面”,实现和谐共赢。项目负责人表示,责任、担当,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上海建工机施集团 李露 钟轶)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