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集团逸仙路公交停车场改建项目业主方代表 王守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王守华,是受交投集团委派的业主方代表,来参加建工集团“七一”纪念大会,感到很激动。现在就让我来讲一讲30个月来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各位行家请看: ◆你见过早晨6点不到,工人们自觉在门禁前排队,等待6点到来进施工现场的吗? ◆你见过周边火灾将要燃烧到施工现场时,工人们自发组织防灾救火的行为吗? ◆你见过有工地通过微信群,让农民工向项目管理层提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吗? ◆你见过大楼施工做到100%禁烟,从头到尾没有处罚到一个人的吗? 这些情况,在由交投集团投资,建工七建总承包的逸仙路公交停车场改建工程项目上,我都亲身经历过。这个项目,是我当业主与七建合作的第二个项目,主要为一幢多层停车库、一幢交通业主楼,总建筑面积92000㎡。工地的东面是公安大楼、粮油市场,南面是兰港居民小区,西面是逸仙路高架,北面为三湘居民小区。 在七建党委的关心下,项目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党支部有党员10名,其中七建4人,建设单位5人,分包1人,构成了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隶属关系的党员,集聚在一起的项目党建联合体。党支部成立以来,就将“齐心协力把项目建设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了“自觉、自理、自律、自发”的工作作风,为项目顺利建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交流: 第一,坚持“施工不扰民”,党支部担负社会责任 项目部刚进场时,南北居民小区居民因担心施工噪音、扬尘及建成后公交车停放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问题,一度情绪比较激烈,曾发生过拉横幅、封堵施工大门等过激行为。 项目开工进场后,党支部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施工。通过系统记录门禁刷卡,严控早晨6点前进入现场的施工,违反规定当即找班组长谈话。工人每天自觉在现场排队等待进场,有效杜绝了非施工时间而造成的扰民问题。 针对噪音和扬尘两大问题,项目成立了青年突击队,组织攻坚战。他们采用高空塔吊和围墙喷淋技术,有效并全覆盖控制扬尘。青年们还引进了扬尘检测系统,实时监测工地扬尘,并提议采用静音发电机,设计噪音隔离房。同时,他们带头到工人宿舍清理卫生,逐渐让他们养成了卫生自理的意识。 党支部作为项目党建的联合体,及时与五角场派出所、街道、相关居委开展共建。召开了十多次居民代表会议,耐心向他们做解释和安抚工作。党支部以“服务工程、服务群众、服务民生”为主题,开展维修小区道路、绿化、围墙等一系列活动,使周边关系不断和睦起来。 第二,践行“围墙之内是一家”,党支部注重凝心聚力。 党支部注重做好关心人、凝聚人工作,从生活服务等保障上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在宿舍、食堂安装了网络,设置了课堂、阅览室、活动室、保健室等设施;实施门禁卡与饭卡的“一卡通”,并建立了“查价、问价、比价”机制,做到定价合理,菜品丰富,让工人吃的放心、吃的满意。 党支部精心策划在工地建立了微信群。为避免建群“第一天新鲜,第一周热闹,之后冷冷清清”的现象,我们组建了由党员、工会小组和青年团员组成的维护团队。开始,群里都是提意见、发牢骚,反映食堂菜价贵、不好吃,生活区插座、水龙头坏了等等,但维护团队成员坚持做到能解决的当天解决。渐渐地,群里的人数越来越多,大家讨论的话题、包括工程建设等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今年5月7日,群里收到一条微信,一名工人在业务楼发现了危险源,提醒项目部及时消除,这条微信充分反映,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建设者们的理解与信任。 记得2015年12月2日晚9时许,与工地一墙之隔的粮油市场发生大火。接到电话时,我心急如焚,一旦火势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当我赶到现场,看到大家自发组成队伍,在分包单位党员的带领下,迅速转移了危险品等。我被这样的场景震撼了,深切地感受到,甲方、总包、分包方,通过项目党建纽带,已经结下了深厚情谊。 第三,贯彻上海“禁烟令”,党支部牵头落到实处。 禁烟一直是施工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但我始终相信,迪士尼工程能够做到禁烟,我们也能够做到。党支部事先深入班组了解情况,逐个谈心,听取意见。经商量后,决定设置吸烟亭,并在大楼入口处设置打火机收集盒,党员们带头对民工进行宣传,检查各班组携带、投放打火机情况。禁烟工作最终取得了建设者们的充分理解。 第四,围绕“建楼育人”,党支部主动搭建平台。 在党支部参与施工管理的同时,注意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一批青年的综合能力快速提升,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管理骨干,党支部两年内发展了3名党员,其中交投集团1名,七建集团2名。我单位的王继东同志,因工作表现突出,调任了延安路中运量公交项目经理,并荣获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党支部还注重做好党员和广大管理人员的廉政教育,整个团队风清气正,清正廉明。 最终,逸仙路工程荣获了上海市优质结构、申安杯、市文明工地、市“明星工地”等荣誉称号;项目青年突击队也荣获了“上海市优秀青年突击队”。项目部的做法和经验先后在《解放日报》、《劳动报》、《建筑时报》上刊登。最近,项目被列为上海市“白玉兰”观摩工程,真正实现了合作共赢的欣喜局面。我深刻感受到了上海建工25年项目党建工作的深厚底蕴,这也是建工项目管理“软实力”的一种体现。在此,我想要谢谢建工和七建,让我圆满地完成了个人的收官之作,使我能带着自豪的微笑走向即将退休的新生活。 感谢各位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