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依托党员(干部)培训中心加强青年干部培训,并完成31期培训班次的学习任务。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资源整合、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学习贯彻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注重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群众观念的培育,着力全面提升政治素质、综合能力。 注重思想教育向综合教育转变,实现政经多科贯通。注重政治理论培训与经济管理拓展相结合。一是丰富教学模块和课程设置。过去,对青年干部培训往往采取单一的政治理论教学,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偏重思想教育。近年来,培训除了政治理论科目外,还增加了企业管理及相关专业、学科方面的知识。培训班教学方案中,设置了政治理论、管理能力、业务素养三大教学模块、20余项课程。二是注重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培育。培训过程中,既突出学习贯彻十八届以来中央一系列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史与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理论教育,也安排了涉及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以及青年干部能力素质建设、领导力、心理学等专业方面的讲座,使青年学员们政治素养、知识结构、领导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注重课堂教学向网上学习转变,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在培训安排上,一是实施课堂教学向网上学习相结合。师资中除了集团领导,还邀请了市委党校和高校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子集团和专业条线的优秀青年干部代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对每期培训班的情况都要问及,与学员共勉,对青年干部提出具体要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就集团产业发展和全国化战略等,亲临辅导讲座。集团党委委员也轮番出阵,承担授课任务。二是课堂教学与微信互动相结合。培训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微信生态圈”,通过这一平台,将学员们的学习体会或课堂教学的疑难问题,在线上传递、释疑解惑,形成党校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这些好的做法,有利于为青年干部排忧解惑,促进知识转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注重集中轮训向课外实训转变,实现岗前岗后跟踪培养。为了提高培训班质量,夯实青年干部能力素质,平洗个澡加强缜密组织。一是增加学时并确保教学配置多元。今年,培训中心将原来的每期培训由一周调整为两周,还综合运用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研讨式交流,体现了培训方式灵活,教与学的互动性强等特点。比如,四点课堂,注重围绕授课内容,大家各抒己见,通过相互启发、加深理解;头脑风暴,围绕全国化战略、团队精神、企业文化等开放式问题,主动思考,主动谏言献策,取得共识共鸣;微行动,围绕授课内容,通过小组交流、当场消化。二是组织场景测评。专门找了测评专家,注重对学员综合测评。青年学员中有来自各子集团、子公司管理层面的,也有来自工程公司等基层一线、项目现场的,绝大多数是企业中层干部、关键岗位的骨干,有从事党群工作,也有在经营、生产、技术等基层领导岗位,通过组织场景测评,也能使学员们了解到提升的方面与不足的部分。三是加强课题调研、定向培养等跟踪管理。集中培训结束后,学员们带着课题搞调研,作为实训分值记录个人学习档案,作为干部述学述职述廉的主要依据,与职业发展、职务升迁挂钩。不少年轻干部还通过轮岗、挂职锻炼,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集团党委每年还输送数十名优秀青年干部到市各委办、政府机关、行业机构定向培养,积累经验,确保健康成长成才。 (上海建工集团 唐伟巍、王春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