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上海市政总院与同济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目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日期:2015-01-15     点击量:
       在最近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第二完成单位)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同承担完成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上海建工集团继“水下超长距离顶管施工工艺”、“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金茂大厦88层”、“东海大桥(外海超长桥梁)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等成果获4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塔施工工艺及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大口径薄壁管道浅海敷设施工技术研究”、“现代化体育场施工技术的研究”、“常导高速磁浮长定子轨道系统设计、制造和施工成套技术研究”、“苏州河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究”等成果获8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又一次获此殊荣。
       由同济大学与上海市政总院合作共同承担完成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与集成示范”项目,从2001年开始,先后得到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重大科技计划的资助。在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为牵头人的科研创新团队中,上海市政总院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名列第3)和市政总院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谭学军(名列第7)等作为科研创新团队的主要成员,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与集成示范”项目围绕污水治理,改善农村水环境,通过科研创新,先后攻克了高负荷单级潜流人工湿地无动力脱氮技术,研发了斜面湿地,实现了农村污水低成本除磷脱氮;并首次研发了堵塞修复的生态技术和物理技术,实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长效、稳定运行;创新了曝气塘-人工湿地污水、污泥耦合,生态处理技术,节约土地、费用低廉。其中的高负荷单级湿地脱氮技术首次解决了湿地堵塞修复难题,构造了污水、污泥耦合生态处理系统,建立了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该项目解决了国外生态技术引入我国水质型缺水地区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国际领先,部分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建成多项“首个示范工程”:国际第一个投放蚯蚓修复堵塞的湿地工程,国际第一个河道边坡脱氮湿地工程,国内第一个除磷脱氮湿地工程,国内第一个污水、污泥耦合生态处理工程,还编制了国内第一部《镇(乡)村排水工程技术规程》,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推进了农村污水生态处理的技术进步。对于改善农村水环境,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章华平)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