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市政总院牵头研究上海“海绵城市”框架体系

日期:2015-08-21     点击量:
       由市政总院牵头研究的一套涉及建筑小区、绿化、道路广场和水务等多个系统的上海建设“海绵城市”的综合指标体系正在抓紧进行,预计在今年内推出。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据了解,“海绵城市”源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在排水工程方面的理念经历了快速排放、控制水质、量质并举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开始实施,本世纪初传入我国。2007年,在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的资助下,市政总院在全国率先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雨水浅层地下蓄渗技术和装置,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化技术构建。这项低影响开发(LID)技术,不仅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还能为综合生态环境带来效益。2014年的修订中又进一步规定了实施LID的具体要求。目前,相关技术已在虹桥交通枢纽等处成功使用。
       2015年,市政总院受市建管委委托,与市规划局、市水务局、市交通委、市绿化市容局、市住房保障局等部门下属研究单位联合开展上海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研究,并牵头承担了市重点科技项目“上海市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根据上海的特点,通过规划系统、建筑小区系统、绿化系统、道路广场系统和水务系统等各方面的协同,将径流量、污染物、水面率、绿化率等与城市防水排洪有密切关系的控制指标分解到相关的各个系统,共同构建海绵城市框架体系,服务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