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徐征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会议上交流发言 参会期间接受多家媒体采访

日期:2019-03-15     点击量:

 

      全国人大代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在3月6日下午举行的上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这是一份有高度、有温度、有担当的报告,总理所提到的减税降费等内容,对企业而言带来了重大利好,企业应该有所作为。”
     
      混合所有制改革、监管方式的改革有利于企业强身健体
     
      徐征说,上海的国有企业主要分三类:竞争类、功能类和保障类。2017年,上海在8家整体上市的竞争类企业试点职业经理人薪酬制度改革。这次改革和业绩挂钩更为紧密,也使得经理层薪酬与市场薪酬的距离有所拉近。这有利于调动企业经理层及高管经营积极性,也提升了企业内生动力。
      作为市场竞争类企业,集团在2011年完成整体上市,实现混合所有制改制。整体上市后带来不小的变化:治理结构不断完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为多数,维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比较关注,如红利分配上,现金分红比率平均超过45%;内控体系也更加完善。市国资委坚持“管好资本、服务国企”监管理念,市场管远比上级管更直接;机制向市场化逐步靠拢。近几年制定了新的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薪酬分配体现公开公平,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机制,适度拉开企业经营者收入差距得以实现。
     
      建筑类企业迎来重大利好,为发展进一步打开了空间
     
      “我感到,建筑类企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徐征细数说,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筑业增值税从10%降为9%,下调1个百分点;报告提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16%;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包括7个方面20条意见,对促进建筑业保持健康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初住建部出台《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预示着建筑工人实名制来临;国家的战略布局已有实质性启动包括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为有能力的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带来更大机遇。
      “在一个阶段集中出台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利好政策,非常难得。这为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打开了空间,增强了发展信心。”徐征谈到,集团五大新兴业务中环境治理、建筑服务业业务量达300亿元,在长三角三省和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区域总的业务量近700亿元,增长势头强劲。如集团与浙江企业组成联合体中标西湖大学建设工程项目,这个项目将是展示集团作为“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重要平台。徐征说,城市更新是集团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业务,要通过对建筑更新,保持城市的文脉与肌理,让建筑更可阅读,让城市更有温度。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城镇老旧小区量大面广,要大力进行改造提升,更新水电气等配套设施建设等。集团在旧区改造上,不仅做到“一楼一方案”,还做到“一户一方案”。如春阳里改造,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私人订制”。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发展机遇,可以涉足更广的领域
     
      随着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已经带来了不少发展机遇,而其中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对企业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利好。徐征参会期间在接受央视经济频道、第一财经频道等媒体采访时说,机遇在于长三角“三省一市”营商环境的变化。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路更宽了,那么可以涉足更广的领域。以前,“三省一市”内的不同地方,制度条例是有差异的。这样会制约外来企业在市场内的公平竞争。如果整个制度能通融,那么这种营商环境的改变就是根本性的。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