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近日承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本届年会以“中国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来自土木工程各个领域的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各专业分会、各地土建学会、国内知名高校、行业企业和新闻媒体的代表等近700人齐聚申城,就土木工程领域发展的重大学术理论和工程实践问题,开展深层次探讨和交流。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郭允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集团总工程师龚剑作《超高建筑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技术》主题报告。 徐征表示,加快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现代化,是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建筑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集团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在规模效益、人才培养、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建设“美丽中国”的国家战略。集团积极推进绿色建造技术精益化、信息化、机械化、专业化及装配化进程。以全产业链优势,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打造宜居空间,领航城市绿色建造与发展的新路径,服务城市精细化管理。以“减污减碳增效”为目标,积极运用虚拟建造、数字化、逆作法、基坑变形控制、模架装备模块化集成等绿色技术,打造绿色矿山,建设绿色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做到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无害化。集团2018年在建的水利水务、环境工程合同造价已经超过了500多亿元,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凸显,为建筑美丽、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不断贡献力量。 二是做建筑工业化的推动者,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双提升。集团积极打通全产业链,发挥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创新优势,深化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开展基于结构、设备安装、装饰工程的全过程工业化建造技术研究,依托获批的住建部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大量新技术实现了从研发到应用的成果转化,施工现场大量劳动力得到解放,以现代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代替了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建筑产品,初步实现了全产业链集成化、建造过程精益化、项目管理信息化、产业工人技能化,促进了企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密集型精细化管理转变。建筑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使企业产业链生态圈的运转效率不断提升、“微笑曲线”中的价值链不断提升。 三是做建造全过程数字化的实践者,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集团近年来加快数字化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为业主提供从设计、施工、竣工到运维服务的建设全过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原材料消耗、防范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工程进度,显著提升工程建造效率。以上海中心大厦、上海迪士尼乐园、广州新电视塔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工程,突破传统施工工艺,开展了数字化建造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很好地解决了工程建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精细化智能建造。目前,集团还在杭州西湖大学项目开展建设全过程BIM应用的实践,包括项目3年建造期、17年运维期,努力打造智慧工地、智慧运维的标杆性工程。 此次大会为期两天,共有7位院士、9位专家作主题报告。原铁道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作《交通基础设施技术发展探讨》报告,重庆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作《加快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推动建筑业绿色化发展》报告,广西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作《拱桥建设成就及展望》报告,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作《严酷环境中混凝土耐久性提升技术》报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作《装配式结构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报告,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作《我国全断面掘进机技术发展现状、面临挑战与展望》报告,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作《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与施工技术若干思考》报告。 大会还组织近300名参会代表观摩集团承建的上海自然博物馆和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