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服务国家战略才有大市场 以高质量发展赋能行业新生

日期:2020-06-01     点击量:

5月22日至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举行。全国人大代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发言。参会期间他还接受了《中国证券报》《中国建设报》等媒体采访。徐征说,数字化智慧化有力支撑起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高质量发展赋能行业新生。行业头部企业、大型标杆企业要在产业链稳链固链中更好发挥作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了,行业发展也就有了坚实基础。对于企业而言,只有服务国家战略,才有企业的大市场和长远发展。

数字化智慧化有力支撑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徐征在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呼吁,不要再用老观念、老眼光看待建筑业了,数字化、工业化的全面应用,连“火星人”马斯克都惊叹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

徐征说,建筑行业的新技术应用场景非常丰富。以上海建工为例,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智慧工地系统,可以做到对建筑工人的行为规范、工艺要求一目了然、实时提醒,“如果有建筑工人现场不戴安全帽,或者在施工工地抽烟,都能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管理。”

不仅仅工地管理,上海建工参与承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比马斯克预期的两年建设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以上。徐征说,国外感慨中国“基建狂魔”并非浪得虚名,这背后依靠的正是科技进步,BIM技术等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项目建设时间大大减少,更确保了现场装配的“零误差”。数字化、智慧化有力支撑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中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行业发展坚实的基础

谈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徐征提到,建筑行业产业链长,供应链上多为中小微企业。他们的生存发展,对于稳链固链、稳定经济基本面非常重要。面对中小微企业当前遭遇的困难,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徐征谈到,这次春节期间,上海建工接到一个紧急建设项目,虽然工程不复杂,但做得很辛苦,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疫情影响,加工类的小型企业都停工了,后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下,通过长三角联防联控机制解决了问题,最后用三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完成了工程建设。在他看来,行业头部企业、大型标杆企业要在产业链稳链固链中更好发挥作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了,行业发展也就有了坚实基础。

服务国家战略才有大市场

“进入新时代,适应、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是每个企业的大政治、大担当、大责任。只有服务国家战略,才有企业的大市场和长远发展。”徐征表示,上海建工的业务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等,都是围绕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这个大局,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延伸。

徐征认为,业务创新的价值决定于国家和市场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能力。进入“十三五”,集团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广受赞誉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在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传统五大事业群的同时,瞄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等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大力发展五大新兴产业。徐征表示,今年有关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要求,正是集团近些年来业务增长最快的板块,也是未来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发力点,极具发展潜力。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尤其是在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上,要不断发挥我们投资、设计、建造一体化服务优势,加强在水环境、土壤治理、河道治理、固废处理、海绵城市方面的投入力度,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徐征说。

科技为矛推动企业不断进步

“科技创新是推进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些年来我们在科技创新上持续投入。”徐征说。在他看来,只有打通从科技创新需求的源头到实际推广应用的传导机制,建立创新的传递链、价值链、服务链和反馈链,才能形成有效的创新驱动力。

他表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本上来说,要与提升产业能级相结合,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近些年来,上海建工除了在传统建筑施工业务上加强科技创新外,还在城市更新、环境治理、建筑3D打印、建筑设施设备运维等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徐征表示,“上海建工在对标国际一流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业务管控等核心能力,”他强调,“我们致力于打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脉’,追求更高品质、更高效率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自身服务国家的能力和实力”。

强化管理激发组织活力

“作为上海国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牢牢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对内通过创新和优化管理机制,不断发挥全产业链协同联动优势,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徐征说。

作为国企改革标杆,上海建工多年前就实现了员工持股,构建了从全员到核心员工,到核心骨干,到职业经理人四层的激励机制安排。“通过这样一个激励机制的安排,上海建工的员工向心力是强的,执行力也是强的,公司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徐征说。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