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建集团施工的武宁路74弄2-10号(双号)成套改造项目进入室外总体施工阶段,离完工交付又进了一步。该项目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加建一层。在这里居住的140余户居民,面临着没有独用煤卫设施,内部设施老旧,房屋结构不稳、噪音干扰等问题。 本次改造将整幢楼的外墙向外扩建,并调整布局、加装电梯,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和底楼防潮等处理,水电燃气给排水重新布置,对原合用厨卫重新分割,从合用厨卫改为成套独用,通过“一户一方案”的策划,使每套房屋的使用面积增加了8至20平方米不等,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便捷程度。 四建集团凭借在城市更新领域拥有的丰富施工经验,克服了改造的大量难题。将原条基上部增设筏板基础,增加静压锚杆桩397根,使楼体基础更加稳固;将底层室内地坪抬高0.85米,确保雨水不会倒灌并解决楼底潮湿问题。同时,新增结构与原有结构联结,新老基础结构联结,现浇楼板与原有预制楼板联结,形成整体受力结构,达到设计抗震要求,减少临近在建地铁线对楼体的影响。改造后在靠武宁路侧设置天井及围墙,确保采光通风的前提下,降低道路噪音对居住的影响。外观方面,用简洁的色块搭配类木质感的装饰构件,并将设置统一的双层隔音窗、晾衣架和空调架,实现居民生活便利性、安全感和建筑立面美感的有机统一。本次改造的实施,也为本市旧住房改造做了一次新的探索。 此次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其背后是集团在旧区改造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在长期旧住房改造工程中,集团相继承担完成上海14个区各类房屋修缮工程累计2200余万平方米。修缮项目的类别涉及三类旧改项目、里弄房屋修缮改造、隔声降噪等多种类型,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在建合同24亿元,累计合同金额51亿元,改善了民生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区形象面貌。此前四建集团完成一期施工的虹口区春阳里改造,为历史风貌保护区域,是“留改拆”新思路下上海首例里弄改造试点工程,在不抽户、不减小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了煤卫独用,解决风貌保护和居住功能升级的矛盾,是上海里弄建筑保护和利用的一次大胆尝试。 黄浦区承兴里改造项目,是上海首个实施“抽户”改造的石库门小区,一期项目包含两幢新里和一幢旧里。新里建筑外观保留了石库门的风貌与元素,内部整修一新,实现厨卫独立使用,在保留原有居住面积的基础上,为每户新增了面积为3.5平方米的独用厨卫。旧里建筑实施“抽户”改造,30多位居民在解除租赁关系后已告别原址,其他旧里居民暂时搬离,目前正进行封闭式修缮改造,预计2020年中完工后,留下来的120多户居民可回搬“新房”。 此外,集团在多年前就开始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完成了一系列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上海第一百货、第一八佰伴等商业体在不停业中完成更新改造,四行仓库修旧如旧保留战争印记成为重要抗战纪念场馆,上海音乐厅在保留建筑原始风格之余实现功能升级,上生新所更新改造成为时尚地标,长三角路演中心从老工业基地华丽转身成为“网红”打卡地。集团承担的城市更新项目涵盖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留改拆”住宅综合改造、公共建筑不停运改建等各种类型,为保留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功能、保持城市宜居温度做了深度探索。 今年,市委市政府明确,中心城区完成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8万户,旧改工作将进一步呈现加速态势,集团将进一步以自身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继续参与到旧改工作当中,为市民带来更为良好的居住、生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