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2.53平方公里的“上海之鱼”又名“金海湖”,是上海奉贤区南桥新城的核心景观湖,也是奉贤区的标志性景观。而这条“上海之鱼”吹出的一个巨无霸“泡泡”,是园林集团历时11个月精心打造而成的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泡泡公园。 体现“鱼吐泡泡”的艺术特质 “上海之鱼”由国际规划设计大师、迪拜“棕榈岛”主创设计师拉瑞?奚伯斯设计。人工开凿形成的“上海之鱼”湖面成鱼型,平均水深3.5米,由金汇港和浦南运河构成外围水系,形成以“鱼身”为中心的圆环水道,是连通黄浦江和东海的一条艺术质感浓厚的景观湖。在“鱼”的南部吐出“泡泡”会是什么样的?从一开始,园林集团就将泡泡公园推向了设计的“新高地”。 设计团队认真研究“上海之鱼”的设计理念,深入剖析“鱼吐泡泡”那种优雅中的率性、淡定中的夸张的神态和艺术特质,在30公顷(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的地块上,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立体的休闲场所,如星月户外剧场、休憩交流空间、滨水步道、健身步道,同时布置既可观赏又可休憩的花坛坐凳等服务设施,在景观布局上围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实现“以人为本”的功能特性 项目部结合东向西设计的生态休闲、园艺体验、儿童拓展、滨水漫步等四大功能分区,以“树的世界、花的海洋、鸟的天堂、云的故乡”为主题,设计完成聚贤园、儿童园、水景园和秋景园。 聚贤园中,泡泡广场、花好月圆、锦绣坡、森灵岛、紫藤长廊、聚贤广场、千米樱花道、鸢尾花田等八个景点,以“纳福迎春”为主题,突出春季植物造景特色,种植了梅花、玉兰、茶花、樱花、鸢尾、紫藤等市民喜爱的植物,唱出一首春天的故事。儿童园的茶花迷宫、帐篷屋、蚂蚁乐园、泡泡屋、芳草地露营、滨河花架等六个景点,集科普、游乐、亲子等功能于一体。水景园的七巧园、蝴蝶泉、觅野溪、香樟林平台、阴生花园、长寿桥、四季花溪等七个景点,通过“雨水花园”的手段,做到生态、野趣、科技、文化并重。秋景园的桐叶广场、星月广场、拾芳园里,乡土树榉树、银杏、乌桕、鸡爪槭等秋色叶树种打造“树树知秋”的秋景……全面体现“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的“四化”要求。 保留“文化基因”的景观传承 在泡泡公园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充分尊重场地的文化基因和脉络,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点亮和传承了文化。如始建于乾隆五十三年、距今已有230余年的“长寿桥”,就是项目部在2018年12月发现的,其横卧在文耀路以东的菜地里,两块长6.5米、宽0.55米、厚0.26米的桥梁石板,其中一块的侧面居中刻有隶书“长寿桥”三字,其右有小字“龙飞乾隆五十三年岁次戊申小春月里人:里人屠伯佃独建”;其左有小字“咸丰元年岁次辛亥春王正月里人重修”。这一发现让项目团队欣喜若狂,决定要用景观保护的手段来记录和传承。通过原地保护复建,并围绕其建设了一个水景园,延续了历史文脉。项目团队重新设计与“长寿桥”相匹配的四季花溪,采用涌泉跌水、叠石堆坡、架桥置岛等手法模拟自然溪流汇聚成江河的过程,用青石板路和石桥草亭勾勒水乡的轮廓,水岸边的地被选取500余种花镜植物体现江南的繁花似锦、草木丰隆。 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加上园林文化的巧妙延续,使泡泡公园从一开始就承载起文化传播的光荣使命。仅仅开园半年,泡泡公园就成为奉贤区的网红景点,在2020上海(国际)花展奉贤上海之鱼会场中,预约接待入园观展游客逾9.5万人次,可谓一“泡”走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