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198个行走器让7600吨老建筑“步履轻盈” 一建集团再创保护建筑平移新纪录

日期:2020-10-26     点击量:

10月15日,位于一建集团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项目地块内、重约7600吨的喇格纳小学,历经18天高难度“行走”,完成了从原址向西北方向弧线形一次旋转平移61.7米,整体旋转20.97度,“搬迁”至新址地下室顶板上。这是一建集团继2018年实现海南路84号百年老建筑复杂平移之后,再创多项行业第一新纪录:上海首次采用国内最大的步履行走器平移保护建筑;上海首栋弧线形一次旋转到位的大角度平移工程;上海首栋T形平面不规则结构保护建筑平移工程。

一建集团副总裁花力介绍,喇格纳小学校舍总体呈T字型,共5层,建筑总面宽约42米,总进深约62米,总重约7600吨。由于建筑呈T型不规则结构,相较矩形平面结构,更容易产生扭转变形和在凹凸变化位置产生较大的集中附加应力,易造成沿径向的偏位。同时,建筑范围内存在地下人防结构,增加了移位方案设计及施工难度,也给本次平移工程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此,项目部根据平移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工艺成熟可靠、风险可控的步履式行走器平移装置,在原址提升70厘米后,一次旋转平移到位。

相比常规的拖车平移方案,采用步履行走器平移安全性更高且造价更低。同时,本次平移之所以能够一次旋转到位,比先旋转后直线平移至少节省3天工期,还要归功于像“脚”一样的步履行走器。整个建筑下方共布置了198个会跟随建筑物一起移动的行走器,每个行走器可以提供200吨竖向承载力,通过设置AB两组交替行走实现整体移位,并通过调整步履走行器的角度和行走速度达到旋转的效果。整个平移过程无人化操作,既提升了速度,节约了人力,又保证了平移的安全性。

喇格纳小学是一座建于1935年的优秀历史建筑,其整体建筑规划代表了当时较高水准。70多年来,其作为学校校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黄浦区一个特别的历史见证点。作为城市更新的专业实践者,一建集团在打造大量精品工程的同时,先后承建了上海展览中心(原中苏友好大厦)、和平饭店、外滩源益丰洋行和汉口路50号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修缮,始终致力于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修旧如故的匠心技艺,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的保护修缮作出贡献,在城市更新的探索之路上不断赋予老建筑新的生命力。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