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集团投资策划设计建造运维的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开工

日期:2021-01-11     点击量:

1月6日,“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由集团全产业链打造,集投资、策划、设计、建造、运维“五位一体”。项目位于普陀区桃浦智创城,总建筑面积11509平方米,历时两年多的论证和策划,计划于2022年9月竣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监事会主席周平,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纪委书记何士林,副总裁蔡国强,副总裁、总经济师薛永申,副总裁徐建东,总工程师龚剑等出席开工仪式。

在随后召开的工程建设推进会上,徐征强调,建造该绿色科技示范大楼是集团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是上海建工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参建各方要提高站位,瞄准国际一流最高标准,打造国际领先的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在产业联动过程中,要以科技为引领,展示顶尖施工工艺,真正实现“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零甲醛”的目标;要确保结果精彩,过程同样精彩,在建设过程中,展示顶尖项目管理水平,将该项目打造成上海建工人值得骄傲的工程。卞家骏表示,该项目实施标志着集团向着打造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愿景又迈进一大步,他要求参建各方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做好项目全方位策划,发挥全产业链协同联动优势,将项目打造成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标杆工程。龚剑汇报了项目情况。他说,这个工程将力争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三星、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三星、中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美国绿色建筑LEED评价标准铂金级、美国健康建筑WELL评价标准铂金级以及英国绿色建筑BREEAM评价标准杰出等级,将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建筑。

实现装配式施工多项突破,建筑垃圾智能分类

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研究应用高性能绿色模块化装配建筑结构体系,最大程度减少在施工现场的作业量,减少现场操作带来的噪音、废气、废水等排放。

在基坑施工阶段,还将采用最新的新型PC工法组合钢管桩技术,实现全回收、无污染、施工高效的绿色基坑支护。开展建筑材料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产生的建筑固体废弃物,分门别类进行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路径方法,以及施工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运输、贮存及最终处置等全过程智能化可追溯管控技术,为今后全面提升施工绿色化水平提供技术参考。

建立建筑管理“大脑”,绿色运维

在投入使用后,集团将全程管理建筑的运维,将基于物联网,形成智慧用能平台,作为建筑管理的“大脑”,统一调配储能设施、智能微电网、通风系统等设施运转,自动控制空调通风系统、照明系统、节电系统等的运作方式,建筑还将设置智能服务系统,将来可与智慧城市和智慧社区进行功能对接。

在运维过程中,还将开展数据分析,不断优化绿色运维解决方案,同时也将成为提升绿色运维效能的研究和展示平台。

水、电、光三管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建筑合理利用采光天窗引入更多自然光,室内灯具采用采光感应模式和人体节律调节措施,室内光线颜色随着室外天空颜色自动进行动态调整,避免传统灯光环境易引起的疲劳。相比传统照明模式,全年约减少8万度照明用电,做到在降低照明能耗的同时,带给使用者更为良好的自然光新体验。

在水源使用上,室外屋顶和场地内雨水、室内中水会被收集并处理,达到水质标准后用于绿化浇灌等,通过优化设计,最终将实现除了饮用水外,全部采用循环水,预计全年可节水约3000吨。项目应用“海绵城市”技术,在雨季等降水密级的时段,对雨水进行存蓄,暴雨时不向市政管网排水,减少公共设施压力,整体达成“雨水收集量等于市政管网取水量”目标。此外,项目还将对周边河水开展生态净化处理,提升水生态质量。

在能源使用上,利用建筑外表进行光伏发电,并根据太阳辐射角为每个光伏玻璃定制专属倾斜度以提高发电效率,预计全年可发电40万度。此外,绿色建材、绿色电力、智能幕墙、高效暖通等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极大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资源消耗。

集团将绿色理念和技术贯穿于该建筑的设计、建造、运维全生命周期,计划建成“零碳、零能耗、零水耗、零废弃物、零甲醛”的世界一流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该项目由园林集团、五建集团、研究总院、建工总院、建科科技、咨询监理、外经集团、装饰集团、机施集团、安装集团等单位参建。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