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建工总院作为工程总承包联合七建集团作为施工总承包共同建设的奉贤区重大工程“海之花”市民活动中心完成主体结构建设。 该项目位于奉贤区南桥镇,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拟建区工人文化宫、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活动中心等五大功能场馆以及停车库等配套服务设施。项目为新建与改建相结合,建筑单体众多、功能综合、错层穿插、空间复杂,需同时兼顾现有混凝土结构厂房的更新利用,工程难度较大。 坚持施工技术创新 完美呈现设计理念 项目作为奉贤区最为重要的文化综合体,设计思想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上,以从容的姿态,去延续和丰富奉贤地域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特征。通过对地源文化的表达、互动体验的获得和地标形象的反映来体现其核心文化价值。设计总体构思为阡陌纵横,四方通达;拱桥连绵,东西相望;生态之丘,活力之城。 设计师通过体量大、跨度长、曲率多、材料种类丰富的拱形,来衬托出江南水乡拱桥、流水交错的建筑理念。这让项目团队面临着艺术纹理清水混凝土拱板、大体量多曲率异型钢结构吊装、国内首创异型多曲率陶瓦幕墙施工等技术难题。在项目投标阶段,项目团队便围绕工程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利用创新的模架支撑加闭口型钢桁架体系解决了清水混凝土弧形板的浇筑支撑问题;利用电脑编程数控切割技术加三维放样技术实现了大体量异型钢结构在现场的无缝拼接;利用实体样板加三维数字排版技术解决了陶瓦幕墙的翘曲变形问题。项目团队坚持在完美呈现设计理念的同时,充分考虑施工方案的落地性问题。 设计施工一体化 攻克异形钢拱结构施工难题 该项目钢结构总用钢量约1.4万吨,钢拱结构形态复杂,共有5个单体顶部为钢拱结构,其中2个单体的钢拱为多曲率异型钢拱结构,给钢拱的加工、运输、安装都带来较大的难度。建工总院设计团队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与比较,对较为复杂的钢拱建立空间模型进行整体分析,对拱梁、斜柱、转换梁等关键构件及部分复杂节点进行精准分析,既确保结构体系的安全可靠,也保证项目后续实施顺利。七建技术团队则从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开始便进行技术跟踪及方案优化,按照设计模型要求对弧梁模型进行深化,最终确定更加合理的3圆心形弧梁,既提高了弧梁的加工质量又达到了设计对于外立面效果的认可。同时,对弧梁加工要求整段排版、下料,运抵现场前必须进行预拼装和尺寸检查,根据斜柱重心,计算斜柱吊耳的位置,就位后采用连接板固定,保证了斜柱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异型钢拱的安装质量。 设计施工相辅相成 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连绵不断的拱桥形态下暗藏着每一个参建者的汗水,不论是30多米大跨度的钢结构吊装施工还是上百米富有木纹效果的清水混凝土连续拱浇筑,抑或是城市更新加固施工,对于设计施工团队来说都是一项项挑战。 结合吊装工艺、成本及场地情况,设计团队对大跨度钢结构拱形梁的施工方案从技术上给予支撑,对钢梁的拼接点及节点给予建议,以最小的代价、最优的方案助力施工团队完成吊装与施工任务。结合现有的施工工艺及模板形式,施工团队从可行性上对富有木纹效果的清水混凝土连续拱给提出意见与建议,设计团队结合相应意见,优化、深化相应节点形式以保证其合理性并达到最终的方案效果。即采用双层模板设计,基层通过铺设15毫米厚胶合板来增加整体模板体系的刚度,然后在12毫米厚胶合板上铺贴8毫米厚的浮雕碳化板提供装饰纹理效果。 不确定性永远是更新类项目的特点,设计施工团队在加固单体中克服了诸多与相应技术文件不符的情况,充分沟通,实时修改,对现场的不确定性逐一梳理、解决,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项目的有效推进及成本控制。 设计施工一体化在“海之花”项目上并非口号,它真真切切地落实到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工总院的全过程把控、七建集团丰富的施工经验有力保障了项目按计划顺利实现结构封顶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