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础集团承建的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B线隧道贯通。 国内最长小直径过江盾构隧道实现一次性掘进贯通 该工程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法施工,隧道全长约6931米,内径为3.4米,是目前国内最长的小直径过江盾构隧道。隧道设计年限为100年,2019年6月盾构始发,在长江入海口主航道先后穿越了沼气层、浦东长兴岛两岸四座堤坝,共历时708天,最终隧道完成一次性掘进贯通,后续隧道内将敷设一根6.0MPa,DN800的超高压天然气管道。 作为国内首条7公里小直径越江盾构隧道,没有可借鉴的同类项目经验。施工过程中需完成Φ3.4米小断面下空间布局,同时解决长距离测量、通风、运输,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目的。项目集合各方优势资源,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针对盾构设备选型、针对性配置及隧道内施工关键技术等开展技术攻坚,通过三维建模,实现隧道空间精细化布局。引进新能源电瓶车、整体式横移平台、遥控式岔道,组建水平运输体系,实现长距离高效安全运输;定制小型大功率泥浆泵,实现信息化远程操控,并引入新型轻质高分子管材,搭建安全、高效的后配套泥水循环系统;优选大功率变频通风机与高性能风管,攻克超长距离、无接力、一次性隧道供风难题。 智能引领“智慧盾构” 针对超长小口径隧道测量这一难点,特引进VMT激光导向自动测量系统,实施自动反馈测量数据,动态监控隧道偏差;并在盾构进入接收井前150米陆域段,采用独有超声波探测技术与垂直套管工艺,进行贯通测量,确保盾构精准进洞。此外,隧道内搭建了网络平台,配备定位芯片、移动电话、感应报警等信息化设备,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盾构隧道内超常规的施工布置对施工过程中管理提出极大挑战,项目通过建立一套PLC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连控进排泥控制系统、通风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及报警系统,实现远程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确保各项施工布置充分发挥效能,实现“智慧盾构”。 积极助力长三角能源一体化 该工程积极策应长三角地区战略目标,深入践行区域能源供应安全、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等时代要求。建成后将打通江苏和上海天然气管网的东部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加快长三角区域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长三角地区战略互保及应急保障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