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机施集团发挥“三位一体”集成优势 助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钢结构封顶

日期:2021-12-08     点击量: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位于不断拓展建设中的临港新片区内。它以“世界级的新时代重大前沿科学策源地”为定位,将进一步集聚世界顶尖科学人才,为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中心注入有力的源动力。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总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其建筑外观运用展翅飞翔的鸟翼外形展现拥抱世界、拥抱未来的开放姿态。上部为全钢结构,分为北区会议中心以及南区塔楼,钢结构总吨位达到4万余吨。机施集团自2021年6月进场,6月30日正式开吊,10月上旬北区会议中心钢结构封顶,11月9日南区塔楼钢结构封顶,标志着工程整体钢结构正式封顶。整整4个月的日夜兼程,项目团队鼓足干劲,共克难关,共同“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三位一体”促进度

四个月完成四万余吨钢结构施工任务,这在常规的钢结构施工项目上几乎不可能做到。

经历过港珠澳大桥旅检大楼、进博会场馆功能提升等重大工程的考验,机施钢结构团队“三位一体”集成优势在顶科钢结构项目上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三位一体”同步发力,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顶科钢结构体量巨大,复杂构件多,其中包含钢框架、桁架等多种类型,现场施工团队通过与深化设计团队沟通,整合资源,制作出钢结构和幕墙作业指导书,同步匹配现场进度与施工要求,保证方案第一时间得到优化。钢材规格众多,高强度钢板用量大,最大板厚达45毫米,通过与建工钢构为主的加工制作单位不断协调沟通,落实钢材生产加工具体信息,使加工厂提供的构件能够满足现场实际吊装需要。由于现场的工况随时会变,需随之采取措施不断调整加工顺序,通过充分沟通协调,最短在6日内就完成了钢柱加工并确保质量达标,使现场安装不断“加速”。通过合理安排加工制作计划和安装计划,做到了对人员、设备等的最佳配置,通过合理安排场布及施工作业流程,保证人员和机械的效用最大化。

凝心聚力铸精品

工程始终面临多区块同步施工:钢结构地下室、地上同时施工,场地交通组织极其困难;进入地上部分之后,会议中心和两座塔楼施工同步推进,从空中俯瞰,满场的大型设备会有“打架”的风险;进入11月后,防火涂料、屋面、幕墙等作业拉开施工大幕,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变得更多。

为此,项目团队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加强管控。始终把安全质量放在第一位,压实责任,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水平。加强项目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措施,加强质量过程管控,精益求精,努力铸造精品工程。

面对大体量的吊装任务和困难,机施集团“吊装英雄队”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内部管理、资源协调等多个维度来做好工作,保证在施工进度上与总包步调一致,共同助推工程建设。

项目团队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安装完成了基础形式不一的10部动臂式塔吊,为后续吊装任务奠定基础;钢结构工程吊装构件超大超重,机械投入多,措施量大,桁架吊装最重单件达80吨,拼装精度要求高,拼装工作量大;最高峰每日30余辆货车进场,构件“消化”要求高,现场协调要求高;两次遭遇台风正面冲击,团队齐心协力确保了大型设备和施工现场的万无一失;东、西两座塔楼钢结构同步建设,建筑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每日1.5米,将顶尖科学家会堂的工程建设推向新的高潮。紧锣密鼓的前期筹划、紧张有序的现场运作以及高效顺畅的协调机制,使钢结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保障了施工进度,高质量地完成了钢结构全面封顶的节点要求,让四个月吊装四万吨钢结构的任务得以完成。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工程将在12月迎来幕墙施工高峰,会议中心立面幕墙、金属屋面、光伏幕墙以及酒店塔楼幕墙将展开同步施工。这座临港的新地标,即将璀璨呈现。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