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作为“一带一路”的文化支点城市,陶溪川正以城市窗口的身份实施品牌输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由集团总包、总承包部组织实施的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孵化中心建设项目主体结构近日封顶,这是集团建成景德镇陶溪川歌剧院之后,再次在景德镇承建的又一地标项目,标志着千年瓷都又一新地标将璀璨亮相。 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孵化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71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53万平方米,由4栋单体及1个整体2层地下室组成,为办公楼、酒店、公寓及1层商业等,地下室部分为车库及设备用房、办公配套、酒店配套及公寓配套。项目建成后将作为景德镇陶溪川文创产业孵化基地,为景德镇持续发展文创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向文化创意城市转型提供支撑。 该项目设计以中国建筑设计院的崔恺院士为设计负责人,以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的和谐为理念,融入城市特色文化底蕴,让建筑在传承中创新,面向未来展现独特魅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四大难点:一是超高排架位于办公楼大堂,酒店宴会厅、大堂,公寓楼门厅及各单体外侧悬挑板等,高支模搭设体量多达12.5万立方米;二是采用大量清水混凝土梁、板、柱,拆模后的表面肌理直接作为饰面,不做抹灰、剔凿、修补等二次修复,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要求非常高;三是各单体为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交接节点处比较复杂;四是为达到建筑需要的大空间要求,项目主要单体外侧设计大量最大外挑长度为8.4米的“悬挑板+斜拉索”结构形式。 为确保项目的精彩呈现,集团总承包管理团队在项目总经理刘曲平的带领下,以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的建造理念,广泛应用“四新”成果来实现降本增效;积极采用BIM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虚拟化的协同管理,实现钢结构深化建模、放样制图,解决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交接处复杂节点的合理避让问题;通过反复试验、样板先行,攻克项目“多标号、长周期”的外框架清水混凝土施工难题,从而完美实现设计意图;工程约12.5万立方米高支模区域,全部采用盘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确保施工安全;为避免前期施工过程中上部结构荷载增加导致悬挑板下沉,管理团队密切与设计沟通并通过计算复核,创新采取“双拼斜拉槽钢解决斜拉索+大悬挑结构”和“悬挑三角钢桁架+普通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安全可靠经济地解决了高空大悬挑板的施工难题,同时,项目总承包管理团队始终坚持施工质量和进度齐抓共管,抓牢业主要求计划节点,圆满实现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