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杭迎伟:应用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

日期:2024-05-08     点击量:

5月7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听取集团技术委员会工作报告。杭迎伟说,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上海建工尤其要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领域,当好建设行业的科技创新国家队。要凭借技术能力和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效率和效益,更要依靠科技创新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研发机构建设和培育卓越工程师,也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面。

杭迎伟说,自2022年7月集团成立技术委员会以来,在总工程师办公室的牵头推动下,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成效明显,进一步提升了集团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导向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很好地发挥了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对上海建工来说,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基于“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样重大的战略判断,上海建工就一定要扎扎实实落实好党中央、市委市政府的具体决策部署。谋创新就是谋发展。

我们要强化“国家队意识”、塑造“工程师气质”,首要的,就是要当好建设行业的科技创新国家队,特别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领域,要当好科技创新国家队。“国家队”并不是一个称号,更多的是一种使命、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了“新质生产力”,我们传统行业也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想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一方面是让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赋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另外一方面是面向未来、超前准备打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核爆点”“撒手锏”。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领先是市场开拓的重要依托,市场与技术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那就是凭借先进技术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有这样四个方面的要求——

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好科技创新工作

科技创新事关上海建工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我们如何凭借技术能力和科技创新的策源能力,让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企业的发展效率和效益的问题。比如,能够建造超过600米的超高层是一种技术能力;而策源能力在于创造市场价值;技术要解决效率和效益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提升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科技创新的集中度和显示度,要在上海建工的三全战略(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四大攻坚(市场开拓、经济效益、科技创新、数字赋能)、五大事业群(建筑施工、设计咨询、房产开发、城建投资、建材工业)、六大新兴业务(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中得到体现。

当前,要重点扎实推动“五个一批”清单任务,即统筹一批创新技术应用、攻坚一批创新技术突破、储备一批前沿创新技术、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打造一批建筑机器人。“五个一批”是上海建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

要坚持以应用为导向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

科技创新成果在于应用,应用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成果应用越多,科技创新的活力就越足。我们上海建工的“机器人方阵”,包括喷涂机器人、装备机器人、淋水机器人等等,都能够节约人工、减轻劳力,虽然不一定都是人形,但切切实实是帮助我们开展生产的重要工具。当前的经济价值不一定最明显,但也应该按照市场化的规律去推动和应用。

包括我们在打好数字赋能攻坚战中,要打造的企业版“一网通办”(网上办事)、“一网统管”(企业管理驾驶舱)、“一网赋能”(让每一位管理者、每一位技术人员有一个赋能的网上平台),这些都需要技术来支撑创新。

要重视强化研发机构的建设

我们要形成中央研究院两级科创体系的体系协同、分工协作、融合发展模式。

体系协同就是集团的研究院和子集团的研究院是一个科技创新的共同体,分工协作就是各有聚焦各有侧重,融合发展涉及的是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

要加快培育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

技术人才队伍,是最充满生机活力的人才队伍,也有着最广泛的基层基础。要大力提高科技人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培育卓越工程师,过程中的量化具体化措施,就是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百”——100位技术领军人物,“千”——1000名优秀技术带头人,“万”——10000万名面向项目一线的技术骨干。

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培育,把技术人才的梯队建设起来,构建上海建工技术人才“金字塔”。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