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上海高铁站+1!沪苏湖铁路最大新建站年底启用,上海建工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日期:2024-10-24     点击量:

备受期待的沪苏湖高铁即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通车。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的新建站——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上海松江站的建设,目前也已进入了收官阶段。

就在今天(10月23日),松江站屋面、候车厅大空间吊顶天花工程全部完工,由此,松江站整体建设进度已经完成了90%。内外装饰、机电安装等工程也正加速施工,向着“开站”全速迈进。




上海松江站总建筑面积达11.6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达6万平方米,主体5层,总规模9台23线,通过与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高速铁路、湖杭铁路、商合杭高速铁路相连,共同构筑长三角核心区城市之间快速铁路客运网络,被称为“松江枢纽”。

沪苏湖高铁开通后,上海虹桥 ? 苏州南站最快只需20分钟,上海 ? 湖州最快只需40分钟,松江 ? 南浔缩短到30分钟左右。

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高铁站房的内外装饰、站台照明安装等工程正加紧施工;站台区域的站名牌、出站标识都已安装完毕;高架候车厅内,开阔的空间与曲线顶棚的设计相得益彰,与精心营造的光学环境融为一体。


14个月完成“极限挑战”

松江站项目由上海建工作为牵头方与中铁二局联合承建。上海建工旗下总承包部、七建集团、安装集团、机施集团、装饰集团参与建设。

在上海建工3000多名建设者的持续奋战下,松江站79天完成混凝土主体结构、114天完成钢结构屋盖吊装合拢、170天完成屋面施工——事实上,是要在14个月内完成包括混凝土结构、2.8万吨钢结构、10万平米幕墙、车站装饰装修、车站机电安装等任务,堪称“极限挑战”。


数智化制造、工业化装配,让设计图变为实景图

松江站整体是异型超大跨度管桁架钢屋盖与流水环绕飞碟双曲造型外立面幕墙体系,而大空间吊顶天花位于候车层大厅,大空间双曲面吊顶系统面积共约5.4万平米,其中工程量铝条板3.4万平米、铝单板2万平米,是整个松江站工程的亮点。这些都为工程快速推进带来了巨大挑战。

“大流水综合吊装+全要素组合整体提升”施工技术路线的采用,不但让车站设计图转化为实景图,更破解了极限工期难题。

比如,外围钢屋盖依靠6台超规模重型设备模块化高空吊装,重达3086吨的主体结构、长度达1.8公里延米附属马道、1.5万平米采光顶幕墙龙骨及部分玻璃在楼面组合装配后,整体提升到最大标高47.76米处。

钢结构构件、装饰龙骨系统创新采用单元式组拼、模块化安装技术,极大减少了现场散件高空安装的工作量,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值得一提的是,工业级单元模块组拼技术的加持,让工程质量有了强有力保障。


机器人“小泥”来帮忙

在松江站的建设过程中,有一位机器人员工兢兢业业到岗上班,一心扑在石材铺贴“事业”上。

“小泥”是由上海建工装饰集团设计研发的智能石材铺贴机器人,身形小巧但灵动异常,抹平、铺贴一气呵成,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这位“智能泥瓦匠”采用超轻量化大臂展大负载机械臂、全向移动底盘、干砂浆搅拌装置,凭借导航寻路、砂浆找平、毫米级整平、震荡密实等专业能力,实现自动高效作业。

自从上岗以来,到目前为止,“小泥”已经完成了超过6000平米烧毛花岗岩石材铺贴(单块石材重达80公斤),约等于每天铺贴90平米,精度达到0.5毫米。一个机器人顶得上2-3个工人的工作量。

666.jpg      [下载]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