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上海建工集团召开季度重点工作推进会(经济管理),旨在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扎实推进新兴业务,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良好开局。 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对重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上,杭迎伟、叶卫东向首批20家新兴业务重点企业交付“服务包”。 杭迎伟说,2024年,面对建筑业形势之变、市场之变,集团上下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企业发展总体平稳。围绕经济管理和新兴业务两方面内容,杭迎伟提出了几点要求—— 经济管理工作 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经济管理工作要因势而变、因时而变。 一是要切实转变思想认识。各单位要更好地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多做强身健体、提质增效的动作。上海建工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就是要传承弘扬好上海建工的优良传统——能打硬仗。 二是要紧紧把握时间窗口。未来五年是上海建工深化改革的窗口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风险化解的攻坚期。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主动担当,更好地扛起把握时间窗口、化解经济风险的重大责任。 三是要不断强化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识别问题—调动资源—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加固防线”的精准调控过程。审计中心是企业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动审计工作由监督导向型向监督导向型和价值创造型统筹并重转变。 新兴业务工作 拓展新兴业务是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具体要求,也是推动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兴业务培育要主动作为。今天的“服务包”交付仪式,仅仅是一个开端,后续的工作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一是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新兴业务的拓展,需要把握好时间窗口。例如,机器人业务要通过快速推广才能更新迭代,进而提升性能、降低成本、抢得市场先机。 二是要有锐意改革的行动力。要更多研究体制机制如何适应新兴业务的发展,面对外部市场,要思考在市场拓展上如何与现有的经营体系充分嫁接、有效协同。集团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完善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支持保障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在新兴业务发展上要有具体体现。 三是要扎实推进“服务包”制度。当前,通过服务包制度,推动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是体现集团主动作为、创新作为的方法路径。领导班子层面,我们建立了对口新兴业务重点企业机制,对口领导就是“首席服务专员”。各企业层面,要承担新兴业务培育的主体责任。 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承上启下之年。各单位在岁末年初之际既要统筹经济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也要精心谋划好、部署推动好2025年的各项工作,从而更好地化解风险挑战、推动创新转型! 叶卫东总结了2024年集团经济管理工作的亮点和成效,并围绕经济管理主题,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是要准确把握当前抓好经济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去年集团党委及时提出深化提升全面效益观,并在集团党代会上确立了高质量可持续的战略导向,对我们今后开展各项经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希望各单位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抓好经济管理工作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同时也要有信心、决心和毅力,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不断提升经济管理工作的质效。 二是抓好经济管理工作要远近结合、重点突出。近期要向管理要利润。要聚焦主责主业,练好管理内功,着力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合同管理。长期要靠转型实现高质量。我们要顺势而为,服务国家战略所需、城市发展所需,更要突破作为,培育壮大新业务,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 叶卫东说,要全力以赴实现一季度工作的良好开局。今年的工作主线是聚力拼市场、拼经济,持续抓改革、抓创新,扎实强管理、强队伍,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规划顺利收官。 “十四五”以来,上海建工六大新兴业务快速发展,当下已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为进一步加强新兴业务发展规划引导和服务支持,更好促进新兴业务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打造上海建工“第二增长曲线”,今天会上,正式推出新兴业务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杭迎伟、叶卫东向首批20家企业交付“服务包”。 这20家新兴业务重点企业的业务类型,具有鲜明的引导性和开创性。“服务包”实行“一企一策”,由“1+N+X”政策体系组成,鼓励企业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主动作为。 新兴业务重点企业“服务包”交付仪式 法务、审计、人力资源、综合事务等四个条线部门负责人,围绕贯彻落实集团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举措的落实,进行了交流发言。 上海建工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基层单位主要领导以及新兴业务重点服务企业负责人参加今天的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