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简称建工钢构)如期完成了WindWings?风帆结构关键节点的生产任务,3台硬质风帆结构已按照总体计划发往船厂组装。 据悉,这些硬质风帆将搭载在一艘11.4万吨级运输油轮上,让远洋巨轮也能“乘风”破浪,解锁绿色航运新未来。 三翼式硬质风帆是船舶风力助推系统的一项创新产品。建工钢构打造的WindWings?三翼式硬质风帆,采用了BAR TECH专利技术设计,融合钢结构与复合材料,高41米、宽11米,单台重达125吨,所有设备、液压、电器件总重近300吨,是全球三翼硬质风帆中展开面积最大的型号。 把它安装在甲板后,能灵活调整风帆的角度和弧度,从而优化其空气动力学性能,能够大幅减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是船舶行业节能减排“小能手”。 三翼式硬质风帆项目对机械加工精度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依赖先进的专业设备,还需对工艺流程进行精心规划与实施。项目团队突破了三大技术难关—— 首先,大截面主翼梁焊接变形控制是关键环节之一。作为风帆组件的核心部分,主翼尺寸较大,在焊接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会对后续加工及整体性能造成直接影响。项目团队熟练运用毫米级焊接技术,将精细化施工做到极致。 第二,非对称壳板的卷制增加了制作难度。项目团队凭借丰富的制作经验,像“雕刻”一样精准成型,确保非对称壳板形状与设计要求完全一致。 第三,上下BOOM梁上孔的同心度控制也是一大挑战。两根梁上的孔直径均为200毫米,项目团队通过“穿针引线”级精密工艺,将同心度误差严格控制在5毫米以内。 未来,建工钢构将继续深耕船用设备领域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致力于为航运业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客户携手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工钢构成立于2010年,有着目前华东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占地47万平方米,拥有近2300名员工,2024年年产钢结构突破31万吨,营收约25亿元。 近年来,建工钢构先后取得了欧标、美标、俄标、加拿大标准、DNV船级社的认证,开拓了卡塔尔、智利、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越南等全球主要市场,产品遍及中东、东南亚、欧洲、南美、北美、澳洲等全球区域,并成为巴斯夫、麦基嘉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商。 建工钢构模块化及装备制造基地于2023年底正式启用,这个重装基地紧邻长江岸线,占地面积约22万平米,可生产执行超大规模模块化产品的总装与运输发运等工作,涵盖国际项目模块化集成、海工装备制造、矿山装备集成、船舶分段制造等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