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指导举办的数智建造(2025)创新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变局”为主题,探讨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与管理创新的议题。 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齐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朱长喜、上海市住建委总工程师刘千伟、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斌等在内的一大批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就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宏观经济、制度机制、未来趋势等话题展开交流。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出席会议。 杭迎伟在主论坛上作《数智赋能:建筑业的新未来》主题演讲时指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数据是核心资产、人才是第一资源、制度是创新土壤。上海建工也将围绕该三方面加快企业数智化转型—— 深耕数据价值,构建全生命周期数字生态。当前建筑业数智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数据协同不足,数字资产价值有待释放。建议加快形成建筑数据资产的顶层设计、制度支撑和标准体系,围绕建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推动数据治理、促进数据流动、激活数据价值。 培育跨界人才,打造数智建造的专业队伍。建筑业的数智化转型需要既懂施工工艺、又懂数字技术的“翻译员”,需要能够熟练操控各类建筑机器人的“操控者”,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懂智慧运维的“运维师”。跨界融合能力是未来数智建造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是行业转型升级的真正出路。 创新制度供给,激活数智转型的内生动力。建筑业数智化转型的突破要从政策导向转向制度创新。要积极探索企业家科学家创新容错制度、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和利益分享机制、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创新平等对待原则等,切实引导建筑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工业化、数智化、绿色化协同发展。 展望未来,杭迎伟认为,中国建筑业数智化转型具有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从当前来看,数智建造正不断挑战工程建设极限、突破传统建筑边界,延伸出更多的新业务。从长远来看,数智技术将重新定义建筑建造逻辑、未来建筑形态、城市治理范式,为建筑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创造更多价值以及新模式、新业态。 叶卫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变局下,建筑业数智化转型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换代,更是发展理念、建造方式、组织模式、管理体系乃至产业生态的系统性、颠覆性变革。只有拥抱变局,适应变局,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