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要闻

全力推动创新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业务!杭迎伟调研常熟洪洞水质净化厂、上海建工装备公司

日期:2025-07-25     点击量:

新兴业务是上海建工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和谋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连日来,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杭迎伟赴常熟市洪洞水质净化厂、上海建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调研,了解发展情况。集团总工程师陈晓明参加建工装备公司调研。




常熟市洪洞水质净化厂是上海建工以PPP模式投建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上海建工投资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履约、总投控制、运营管理,上海建工市政总院负责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建设、设备集成等EPC总承包,是常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处理标准最严、集约化程度和智慧运营标准最高的水质净化项目,服务常熟三分之一人口。

项目总投资15亿元,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量24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日处理污水规模16万吨,已于2023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获得常熟市“五一劳动奖”“上海市市政公路优质工程”,并且成为了常熟市民网红打卡地,收获当地广泛赞誉。二期日处理污水规模8万吨,去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26年底建成投入运营。

杭迎伟说,常熟洪洞水质净化厂是上海建工典型的产业联动项目、深度参与城市运营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建运一体化的标杆项目,自2021年一期开工以来,我们收获了表彰,创出了速度,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实效。

推动产业联动协同要坚持设计先导、技术创新。依托市政总院的专业专家团队迈出市场第一步,再以技术创新优化方案、提高效率,既要做好方案也要做好施工,还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进一步提升,找到关键路线,这就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精益求精”,切实实现创优目标。

推动产业联动协同还要注重产品环节往两头延伸。由传统施工往前端延伸是投资和设计,往后端延伸是智慧运维,这两端都要做深、做宽、做长,其中包括产品的定制供应、产业链企业的参与程度、增强同业主的黏性提供长期稳定服务等等。要用可持续来检验高质量,最终目的都是指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上海建工正在大力实施“三全”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全国化发展道路,我们的全产业链都应当聚焦长三角、服务长三角,过程中各个产业板块之间互为机遇、互为支撑、相互赋能,既有设计引领、投资拉动,又能体现建造能力、运维能力,不仅推动项目建设,更推动自身发展。这其中,投资公司要在实践中提升筹划和管控能力。

打造标杆项目,还应注重绿色、低碳、智慧、高效这几个关键词,这是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积极实践,也让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成为可能。

针对二期项目的后续建设和投运,杭迎伟说,工期要全面提前,咬住既定节点,质量要全面创优,做到“建工出品,必属精品”。上海建工要努力设计好、建设好、管理好这样一个标杆项目,为服务常熟社会民生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建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央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专业机构,致力于智能装备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设备租赁以及工程施工的全产业链服务,以整体钢平台装备、液压爬模装备、箱涵自动台模机器人、预制舱室登船装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装备先后在上海中心、三亚国际免税城酒店、浦东机场四期、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杭迎伟说,建工装备公司自成立以来稳健发展,主动支撑集团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提高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是上海建工聚焦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作为中央研究院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建工装备公司应当坚持创新,对产品持续迭代,在以自身“专精特新”服务集团“高大精深”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顺应市场方向,开展能够为市场创造更多价值的创新。比如当前,上海正在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之路,建工装备公司要积极思考从“高大精深”向“小巧灵”的转变,去探索更大场景规模的市场开拓。

建工装备公司要思考更广阔的市场布局,既要服务好集团也要服务好行业,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上下游产业生态的培育和打造。要形成产品系列和服务系列,积极推广,产品和服务更要为安全生产提供根本保证。

面向“十五五”,中央研究院要把筹划打造“未来工程、灯塔工地”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围绕绿色、智慧、数字这三组关键词,着力达成绿色化工地、智慧化建造、数字化流程。

1.jpg      [下载]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