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有可能正在改写“超级工程”的施工范式——主动巡检、精准焊接、喷涂铺贴、智能淋水……37款机器人与数字孪生系统深度耦合,在建设现场大显身手,成功应对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挑战。 在刚刚过去的2025全球工程大会上,这一处工程能力工作坊备受瞩目,呈现了“智能建造”新样本。10月22日上午,上海建工一场全集团范围的工程技术质量观摩交流活动也在此处进行。
上海建工在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现场组织开展技术质量观摩交流活动,旨在及时总结推广重点工程先进经验,促进互学互鉴,共同提升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和智能建造方面的整体水平。 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叶卫东,党委委员、副总裁、总经济师薛永申,党委委员、副总裁徐建东,副总裁王志刚,总工程师陈晓明,副总裁张惠忠参加观摩会。集团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基层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技术及质量部门负责人共120余人参加观摩交流。 叶卫东在讲话时说,浦东机场四期项目汇集了集团多家单位的建设力量,37款建筑机器人协同施工,在技术创新和质量管控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要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深化科技赋能,加快工艺革新,把技术创新切实转化为质量提升和效率改善的实效;筑牢质量底线,强化过程管控,把高标准、严要求贯穿于项目全链条、全过程;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品牌增值,打造一批标志性精品工程。 浦东机场四期航站区项目工程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T3航站楼是四期工程中的核心工程,位于浦东国际机场T1、T2航站楼及卫星厅南侧,设计容量5000万人次。 无论在建造过程中,还是对外展示期间,37款建筑机器人组成的“智能方阵”,始终是全场焦点。 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履带抹平机器人、四盘地面抹光机器人组成的“地坪三剑客”,能够在需要浇筑巨大面积地坪的区域协同作战。智能高压淋水机器人等“质量品鉴师”,扮演着质量检测员、数据分析师等多重角色,让工程品质精益求精。抹灰、打磨、喷涂三合一机器人这样的“干活多面手”,一个顶仨。巡检机器狗,能够独立完成工地安全、设备状态、物料管理一系列任务,工地现场仿佛来了个“神气小管家”。 事实上,机器人并不只是人力的简单延伸。在它背后,上海建工集团自主研发并上线了国内首个以“管理”为核心的机器人集群平台,这位“现场指挥官”,彻底解决了“机器一多就打架”的难题,让机器人从“单打独斗”升级为“集团作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