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青城山下玉兰开 上海建工援建都江堰创造五个“最”

日期:2009-07-20     点击量:


  

2009-07-20   《解放日报》15版:彩色画刊

        在都江堰北街小学读书的吴明禹小朋友和同学在刚建好的小学塑胶跑道上兴奋地奔跑。小朋友们是看着建设者每天24小时施工,看着学校一天天长高建好的。9月1日,他们就能在建好的新小学上课了,就能在漂亮的操场上迎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7月28日,是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建设工程开工一周年的日子。自去年上海建工集团接到任务后,陆续组织了在工程、技术、施工等方面能力最强的3000多名建设者,开赴都江堰。一年来, 360多个日日夜夜,集团工程大多开始收尾,进入装修阶段。
      上海建工集团援建都江堰指挥部工程进度表上显示着:
      3所学校将在7月底建成,让在临时板房读书的学生能在9 月1日开学时坐在明亮宽敞的课堂上课。
      2个住宅小区将在明年5月12 日前建成,2700户群众入住。
      7月中旬,承建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开始拆除塔吊,由结构阶段转入装饰阶段,并将于明年 5月12日全面建成。
      上海建工集团在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项目中共承担了41个建筑单体、建筑总面积达53 万平方米的工程建设,任务繁重。但建工集团都江堰现场总指挥李志宏说:“时间很紧,三年工程要在两年里完成,而且所有的援建项目都采用的是‘世博标准’,我们所有参建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只能没有节假日概念了。”
      在援建中,上海建工第四建筑公司建设者克服气候、地理环境、温差、供电、运输等困难,创出了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中的五个“最”。
      一“最”:援建都江堰规模最大的工程和最大的学校。总建筑面积达 6.94万平方米、拥有 600张床位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是此次上海援建工程中规模最大的工程,其门急诊大楼和综合大楼均已实现结构封顶目标;而在本月底将建成的总建筑面积达4 万余平方米的都江堰北街小学和北区中学,因按两校共享体育中心和学生食堂等理念设计和建造,成为都江堰市最大规模的学校。
     二“最”:援建都江堰最高的住宅楼。都江堰最大板房安置点幸福家园二期居住小区和都江堰胥家镇高桥村慧民雅居住宅小区,要建37幢住宅楼,其中15幢为 59.2 米高的18层住宅,这是都江堰市目前最高的住宅。两个住宅小区建成后, 可永久性安置2700户受灾群众。
      三“最”:援建都江堰最偏远的学校。在离都江堰市区约30公里的虹口乡高原村山区原址上重建的虹口小学,是上海援建都江堰 23所学校中最偏远的山区学校。在援建过程中,建设者为了让山区受灾孩子早日搬入新校舍,克服了山体滑坡、施工条件艰苦等一系列困难,确保了“都江堰最偏远的学校”按计划建成。
      四“最”:援建都江堰最大的地下车库。在幸福家园二期住宅小区建成一座拥有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可停放 1000余辆车的地下车库。
      五“最”:援建都江堰中获奖最多的工程。作为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第一个启动项目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工程,工程建设优质高速推进,不仅被分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和上海市的文明施工工地,还分别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和上海市的优质结构工程,同时被列为上海市援建项目质量与安全双观摩工程,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18 个省市援建工作质量安全交流会上,被指定为观摩项目,成为上海援建都江堰已开工的 89个工程中获奖最多的工程。
        为了抢时间、保质量,上海建工派出曾在上海虹桥枢纽、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中业绩优秀的项目经理进行管理。施工队伍大多聘用曾在上海重大建设工程中磨炼过两三年的川籍建筑工,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满足他们重建家园的急切心理。在施工过程中,上海建工还“布置”了多个质量员,充当“啄木鸟”。李志宏说:“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可溯源制度,确保工程责任到位、到人。墙不平整,马上推倒重建。哪道工序不合格,后道工序就不得施工。这些工程建成后可都是要造福都江堰人民子孙后代的呀!”
本报记者 张海峰 通讯员 章华平 摄影报道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