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青城山下玉兰开——上海建工援建都江堰创五个“之最”

日期:2009-07-22     点击量:

 

晏秋秋 章华平


        上海建工集团在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中共承担了41个建筑单体、建筑总面积达53万平方米工程建设的繁重任务,经过上海建工四建公司3000多名建设者一年多的连续奋战,其中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和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已实现结构封顶;幸福家园二期和慧民雅居两个永久性住宅小区的37幢建筑单体已开工36幢,其中11幢已实现结构封顶;北街小学、北区中学和虹口小学已进入最后的内部装饰扫尾阶段。并在援建都江堰的过程中创出了五个“之最”。

      去年四川发生“5˙12”大地震后,上海建工集团派出6000多名建设者奔赴灾区,先后在绵阳和都江堰抢建了23000多套过渡安置板房和12个临时医疗点板房等。之后,四建公司又派出3000多名“精兵强将”投入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的建设。建设者克服气候多变、温差大、供电不足、山体滑坡、运输困难等,创出了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中的五个“之最”:一是援建都江堰规模最大的工程和最大的学校。总建筑面积达6.94万平方米、拥有600张床位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是此次上海援建工程中规模最大的工程,其门急诊大楼和综合大楼均已实现结构封顶目标;而在本月底将建成的总建筑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的都江堰北街小学和北区中学,因采用两校共享体育中心和学生食堂等理念设计和建造,成为都江堰市最大规模的学校。二是援建都江堰最高的住宅楼。在都江堰最大板房安置点幸福家园以北100米处建设中的拥有1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幸福家园二期居住小区和都江堰胥家镇高桥村建设中的拥有1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慧民雅居住宅小区,正在建造26万平方米的37幢住宅楼,其中15幢为高59.2米的18层的住宅,这是都江堰市目前最高的住宅。目前,11幢住宅已实现结构封顶目标。两个住宅小区全面建成后,可永久性安置2700户受灾群众。三是援建都江堰最偏远的学校。在离都江堰市区约30公里的虹口乡高原村山区原址上重建的建筑面积达6160平方米的虹口小学,是上海援建都江堰23所学校中最偏远的建在山区的学校。在援建过程中,建工四建公司的建设者为了让山区受灾孩子早日搬入新校舍,克服了下大雨引发山体滑坡、建材运输困难和供电不足、施工条件艰苦等一系列难题,针对山区工程特点,制定特殊措施,奋力拼搏,确保施工进度,终于按期优质建成了这座被称为“都江堰最偏远的学校”。四是援建都江堰最大的地下车库。在幸福家园二期住宅小区内,经过建设者的努力,已建成一座拥有7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停放1000余辆车的地下车库。五是援建都江堰中获奖最多的工程。作为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第一个启动项目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工程,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工程建设优质高速推进,不仅被分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和上海市的文明施工工地,还分别被评为四川省、成都市和上海市的优质结构工程,并被列为上海市援建项目质量与安全双观摩工程,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的18个省市援建工作质量安全交流会上,被指定为观摩项目,成为上海援建都江堰已开工的89个工程中获奖最多的工程,也是目前上海援建都江堰工程中唯一提出争创“国家鲁班奖”目标的工程。

      目前,上海建工集团援建的都江堰工程大多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3所学校将在7月底建成,让在临时板房读书的学生能在9月1日开学时坐在明亮宽敞的课堂上课;2个住宅小区将在明年5月12日前建成,让2700户受灾群众住进永久性住宅;综合性社会福利院和医疗中心将分别在今年8月和明年6月全面建成,造福都江堰市民。

      本报记者 晏秋秋

      特约通讯员 章华平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