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5日《建筑时报》
本报讯(记者 徐敏 通讯员 章华平)随着上海世博会步入开幕前的最后200天倒计时开始,历时7年有余的筹办工作进入尾声。截至10月13日,共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上海世博会,创下历届世博会之最。更令人自豪的是,在4年多的世博园区建设中,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拔地而起“东方之冠”、“艺海贝壳”等一大批吸引全球目光的标志性建筑,更有集粹多样世界文化的各国自建馆,以及无数旧厂房因改建改造而改变了容颜。在最后的200天里,这些建筑将经过精心的“锻造”,最终成为明年5月1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园区内最受瞩目的展品。 10月12日,紧临中国馆的香港馆举行结构完工仪式。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委员、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杨雄和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杨雄指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全球城市化进程中总结经验、交流成果、展望可持续城市化美好愿景的盛会,更是中国、特别是港澳特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繁荣城市文化的实践平台。世博会是对中华民族想像力、创造力和发展理念的一次大检验,也是我们综合国力尤其是对软实力的一次大展现,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将认真倾听各位的宝贵意见,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沟通、互动,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与香港特区政府共同为实现创意世博、和谐世博、快乐世博的目标而努力。唐英年则表示,香港馆的结构顺利按时完成,是香港筹备参博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据悉,香港馆的室内安装和布展工作马上就要展开,力争在明年3月底前完成所有工程。 香港馆分为三层展区,以“无限城市——香港”为主题,设计凸显香港的内通外连,包括香港与本地和全球的联系,以及创意无限。最顶层以“与自然的连系”为主题,展现在香港这个建筑物稠密的都市,蕴藏不少天然资源,多达七成面积是绿色地带、湿地和林区。香港馆在完成后,外型优美并富现代感,中层通透,构成独特的视觉效果,象征香港和香港人的无限想象力和创意空间。据悉,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46亿元港币筹办参博活动,其中1.45亿元港币用以设计和兴建香港馆。 10月14日,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与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在世博工地用毛笔为美国馆的支撑横梁“点睛”,庆贺美国馆钢结构顺利封顶。此次钢结构封顶仪式标志着今年7月17日开工的美国馆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的建设。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大的国家馆之一,美国馆建筑面积逾6000平方米,由获得美国国务院授权的非营利组织Shanghai Expo 2010 Inc.负责策划、设计、筹款及运营。美国馆将从“可持续发展、团队协作、健康生活、美国华人成就”等四方面来演绎“拥抱挑战”的主题,建筑工程预计将在年底前竣工。 另据来自上海世博局的最新统计,作为组织者负责建设的世博园区五大永久性建筑,主题馆、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以及世博轴已经或即将完工,连同世博公园、后滩公园、白莲泾公园等大型绿地公园,将成为世博园区中最先亮相的“展品”;在42个外国自建馆中,近40个已开工或进场准备开工,其中一半预计今年底完成建馆;在由组织者负责建设的42个租赁馆中,也有41个开工建设,其中已有近一半建成并移交参展方,其余的将力争在11月前建成交付布展;同样由组织者负责建设的可容纳140个左右参展方11个联合馆,已有3个竣工交付布展,其余8个将在10月底前建成并交付布展;17个企业馆,预计其中5个可在年底前竣工;作为上海世博会一大创新项目的“城市最佳实践区”,14个实物展示案例中已有10个开工建设,7个已结构封顶。 目前,世博轴上己建成的巨大阳光谷和水波状膜结构,其艺术灯光景观系统己成功调试到位,建设者正抓紧进行世博轴内大面积地坪与墙面、吊顶等精装饰施工和世博轴两侧连接地面道路的十多座廊桥与靠近黄浦江的一号阳光谷内的旋转步道等施工,将在年底前全面建成。四座永久性场馆中,除主题馆己基本完成精装饰装修于国庆前竣工验收并交付布展外,其余三座场馆均已基本完成粗装饰装修和机电设备的联动调试。其中,中国馆己局部交付布展,并进入大面积精装饰装修和屋面绿化等施工,将在年底前全面建成;世博中心大面积精装饰装修施工己完成过半,将在11月底全面建成;钢结构吊装最后完工的演艺中心,也己全面展开精装饰装修施工,将在年底前基本建成。 此外,作为上海世博会园区建设中的主力军,上海建工集团的建设者们也正感受着“丰收”所带来的喜悦。上海建工集团世博工程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世博园区已成为世界建筑业打造精品工程的擂台。在这场擂台赛中,上海建工集团各参建企业和项目部以打造“精品工程、传世佳作”为目标,已经展示并将继续展示出中国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据悉,上海建工集团承担了世博园区内近80%的工程。经过该集团近2万名建设者两年多的连续奋战,已创出多项世界建筑业的新纪录:在世博轴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大型独特网壳结构阳光谷与特大面积索膜结构建造的世界级难题;在主题馆工程建设中构建出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大的矩形超大跨度无柱空间,创下了“双向大跨度亚洲最大、大跨度双弦张拉桁架国内最大”的纪录;在一年多中完成了总量达8万吨的钢结构吊装,这相当于2座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钢结构重量;应用太阳能、LED照明、冰蓄冷、地源热泵、屋面雨水收集、江水源循环降温和再生材料及循环自洁等国际先进的节能、降耗、环保和生态等技术,成功建造的一批“充满智慧”的建筑和生态化景观,己成为“绿色建筑”的典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