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世博园建设“三最”

日期:2010-02-04     点击量:

2010-02-01 中国建设报


        距离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的时间越来越近。承担着世博园区80%%建设任务的上海建工集团广大建设者,在历经3年多的世博工程建设中,充分施展聪明才智,攻克了许多世界级施工难题,创造出多项施工之“最”。
        上海建工集团只用了3年多时间就建成了总建筑面积约达78万平方米的世博会永久性地标建筑——“一轴四馆”,即世博轴、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演艺中心。这五大永久性地标建筑己成为当今世界上首批集中应用国际先进的太阳能、LED照明、冰蓄冷、地源热泵、屋面雨水收集利用、江水源循环冷却降温、气动垃圾回收、程控绿地节水灌溉等多项节能、环保与生态技术的“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典范,被誉为中国建筑业引领科技潮流、充满“智慧”的建筑。
       

        世博轴上的世界之“最”


        世博轴由地上2层与地下2层组成,长约1045米、宽约100米。其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它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入口和中央人行立体交通枢纽,也是世博会的地标性建筑。
        世博轴连接着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四大场馆及周边7号线、8号线轨道交通线的主要人行交通枢纽,世博会期间将承担世博园区23%%的人流。同时,世博轴也是世博园区中央的服务性建筑,将提供园区中央人行枢纽相关的安检设施、信息导向、服务设施、特许商业设施、餐饮卫生设施、景观绿化和人员休息场所。世博轴还采用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雨水收集利用等新技术,成为引领建筑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新方向。
        据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丁浩介绍,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下,世博轴围绕“人、城市、自然、交流”的命题,通过自身的功能组织和独特的建筑语言,表现出人与人、人与城市、城市环境及自然环境之间通过交流形成的和谐关系,并以此构成了美好的城市生活空间。
        由于世博轴建筑形式新颖独特,在承建世博轴中,上海建工集团采用了不少首创或突破性的科技成果。如世博轴上形似圆锥状的“阳光谷”钢结构和巨型索膜结构为目前世界之“最”。6个被称为自然光收集器的巨大钢结构“阳光谷”,其中最大的上面直径99米、下面直径20米,其钢结构由1700个单元构建而成,每个单元又由3个杆件和1个节点组成,节点误差要小于5毫米。巨型索膜结构屋顶膜面长约843米、最宽处约97米,膜面展开面积达7.7万平方米,由31个外桅杆、19个内桅杆及牵引桅杆和817根各类钢索作为支承系统,巧妙组合成了世界第一的索膜结构建筑。上海建工机施公司等采用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等突破性科技成果,攻克了“阳光谷”钢结构和巨型索膜结构安装这一当今世界级的施工难题。
        世博轴来还有另一亮点,就是对生态节能减排技术的综合应用。
        首先,世博轴两侧的景观绿坡、膜结构屋面以及“阳光谷”都可进行雨水收集,经简单净化后用于卫生间冲洗和景观灌溉,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大大减少了建筑自身和园区排水泵站的建设投资与运营能耗,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和谐。
        其次,根据世博轴主体建筑结构构件巨大、混凝土比热容量大的特点,世博轴利用开敞的楼层促进空气与结构之间的热交换,保证建筑的冬暖夏凉。“阳光谷”在将阳光引入建筑内部的同时,可利用热空气拔风效应促成建筑内的自然通风。
        最后,利用世博轴建筑占地大且毗邻黄浦江的特点,这一项目采用了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减轻了世博园区的电力负荷和能耗。
 

        亚洲大跨度无空间展厅之“最”


        世博主题馆内面积达2.5万平方米、14米净高,南北跨180米、东西跨126米的矩形超大跨度无柱空间,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的西展厅,则是上海建工集团创造出的堪称目前亚洲大跨度无柱空间展厅之“最”。
        位于主题馆东西立面5000平方米的垂直生态绿化墙和3万多平方米单体面积的屋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均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演艺中心里有可变换4000座、8000座、12000座、18000座等多种容量的观众席和可根据演出需要在大小、形态及360度空间进行三维组合的舞台。除此之外,世博中心内的穹顶构造、全自动可伸缩台口的2600席大会堂、可模数化构造空间的7200平方米多功能大厅、4800平方米宴会厅、2000平方米国际会议厅等,这些“杰作”均出自上海建工集团建设者之手。
 

        节俭办博之“最”


        世博园区23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中,老建筑再利用面积达38万平方米。
        昔日的浦东钢铁厂特钢车间和连铸车间等旧厂房,没有“推倒重来”,己被上海建工集团成功改造为敞开的面积达11200平方米的景观式观演场所——宝钢大舞台。外墙依然钢筋裸露,两座高大的橙色吊车静静伫立在黄浦江边……一个昔日系缆绳的铁锭像路标一样,将昨天辉煌的工业文明指向更美好灿烂的明天。
        原江南造船厂范围内的旧厂房,上海建工集团采用“抽柱换梁”法,保留原有的建筑骨架并对网架杆件、连接节点及钢柱等进行加固,将其成功改造为世博会博物馆、综艺大厅和文明馆等。
        经过上海建工集团成功改造的“百年老厂”南市水厂,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高效澄清池和臭氧活性深度处理等净水工艺新技术,将向世博园区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水源。
        南市发电厂也是一座百年老厂,通过引入江水源热泵、主动式导光、自然通风、中水处理回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等9项能源,成为“环保先锋”。
        世博会主题馆之一——未来探索馆,也成为国内首幢老厂房改建的“三星级绿色建筑”。
  这些建筑己成为“节俭办博”的实例。                     章华平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