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一个个“第一”背后是一滴滴汗水——全国劳模、世博中心工程项目经理费跃忠打造“城市客厅”的故事

日期:2010-05-05     点击量:

新民晚报 2010-05-01


        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是世博中心的“标志”。这个“大块头”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个申请美国LEED金奖的建筑,毫无疑问成为我国公共建筑绿色节能的“样板”。今天,当人们徜徉在世博中心时,请不要忘记他——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世博中心工程项目经理费跃忠。
“它是这座城市的‘客厅’。”昨天在采访中,费跃忠讲了工程建设中一个个小故事。
玻璃幕墙  既采光又减弱直射
        世博中心外墙别具一格,这四面通透的玻璃幕墙和一般的玻璃幕墙有很大区别。它采用中空夹胶夹金属丝网的工艺,既保证室内自然采光的需求,又能减弱阳光的直射,节能降耗。当初,第一批玻璃幕墙试样安装后,自然采光效果极佳,但费跃忠不放心,跑到远处仔细观察,发现金属丝网在阳光照射下,折光不均匀。于是,他要求供应商重新制作,并请他们一起参与专项竞赛,携手攻关。他多次深入工厂流水线,分析工艺流程,金属丝网折光的瑕疵终于得到解决。
        为了有效预防夹丝网玻璃脱胶起泡,费跃忠专门查阅了相关文献,提出做玻璃室外冷冻试验。但供应商认为已经在试验室里做过了,没必要再做。费跃忠一边据理力争,一边组织人员把玻璃送到天津作室外试验。结果发现,在寒冷的环境中,少量夹丝玻璃中间起泡,影响了美观。试验结果告知供应商后,项目部和他们一起改建金属丝网夹胶工艺,终于取得了成功。
透水砖  下雨了也不会积水
        即便拎来一桶水,一下子倒在世博中心广场上,透水砖上也不会积一滴水。世博中心建设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很多是费跃忠和他的同事第一次碰到。铺设广场透水砖做试验时,他发现用水泥黄沙粘贴,牢固度达到了,但无法透水。没有现成的数据,没有现成的经验,费跃忠组建3个专项攻关小组,研究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用各种材料粘贴透水砖。最后,具有独创性的粘贴材料配方产生了。现在,雨落到世博中心的广场上,可透过透水砖渗到地下,然后通过地下管网收集起来再利用。
钢桁架  “穿衣戴帽”安全吊装
        世博中心工程是整个世博园区内最大的钢结构施工项目。安装在场馆的34榀钢桁架,每榀钢桁架长54米,重160多吨,最重的达到180吨,但宽度只有45厘米。由于场地所限,只能两点起吊。第一次试吊时,超长的跨度和超重的分量,使钢桁架中间受力点发生了侧向变形。费跃忠组织大家技术攻关,通过对施工过程的力学分析、施工工况的数值模拟、虚拟施工控制技术等研究,提出给钢桁架“穿衣戴帽”,即在钢桁架上安装临时保护装置,增加被吊物件的抗压力。
        世博中心建设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建设部推广的建筑45项新技术中,世博中心就应用了22项。大堂内高度达24米的室内水幕信息墙,是世界之最;全自动可伸缩舞台台口,是世界首创;国际会议厅14米高的可旋转自动感应中轴门,是世界第一……
        采访中,费跃忠很少说“我”,说的最多的是“我们团队”。他说,世博中心工程建设是团队中所有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本报记者  鲁哲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