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走出去”的工作总要有人干—上海机施公司南京地铁工地现场见闻

日期:2011-10-12     点击量:

2011/10/12    劳动报


  近年来,沪上建筑业企业纷纷走出去拓展外地市场。近日,记者随上海市机施公司党委、工会领导前往该公司南京地铁十号线工地采访,体验离家赴外工作员工的乡愁与企业关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感受走出去职工的奉献精神。
  

节日里在24米深坑施工
  

        南京地铁十号线是连接江南、江北的一条主干线。2010年底,上海机施公司承接了其中TA02标工程,工作量达7.479亿元,是迄今公司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中承接的最大体量工程。该项目部曾参与当地地铁一号线及其南延线建设,创下过月推进432米的全国记录,树立了上海企业形象,也为打开南京乃至整个江苏省市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随项目部经理金福强来到十号线途径的奥体中心站-松花江路站明挖区间,金经理告诉记者,南京地层复杂,有“中国地质博物馆”之称。而他们承接的标段是全线施工任务最艰巨的一段。为了确保基础安全,打造百年工程,项目部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确定基坑埋深24米,共开挖土方14000立方米。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国庆长假职工仍在加班施工。记者看到,施工人员在24米深的基坑忙碌的进行着底板钢筋绑扎。一过节就要开始浇筑混凝土,确保工程进度。
  

接了活总要有人来干
  

        史金龙,项目部安全总监。已到了退休年龄的他本该考虑做些轻松点的工作,而且他的爱人不幸患有癌症,更需要有人照顾。然而,他告诉记者“我是主动要求出来的”。
  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老史在工地安全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人称作“老法师”。他说:“这不敢当,但是工地很需要像我这样‘安全管家’,往大里说,自己应该服从企业发展需要这个大局;往小里说,都不肯出来,随来干?”老史告诉记者,虽然出来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难免想家。好在公司很关心,经常上门问医问药,提供帮助。
  项目部还有不少中青年职工。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外地施工,无疑对老人照顾、孩子培养都带来重重困难。项目部经理金福强走出来已有十年整,十年里,他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度过了恋爱、结婚、生子。但由于在外地工作,很难照顾家庭,妻子难免有怨言。为了减轻妻子负担,也不误孩子的培养,夫妻商量让孩子寄宿制学校。有几次,他利用在家机会主动将孩子从学校接到车站,让妻子把孩子接回家,自己再赶回南京工地。
  

走出去员工家外有“家”
  

        据机施公司党委副书记余凯凯介绍,目前,公司外地工程占到总量的四层。走出去职工远离家庭,工作、生活上都存在一定困难。为此,从公司到项目部采取了多项举措,为在外员工营造“家”的氛围。
  公司工会主席戴建雄指导项目部建立了工地联合工会,公司、项目部还建立了二级“职工热线”,职工或家属有什么困难,只要打个电话,公司、项目部就会想方设法提供帮助。前不久,项目部一位员工家里电炉坏了,爱人打电话让员工想法修一修。公司得知后,马上派了一位电工上门修复。
  在项目部,记者看到,员工宿舍、食堂、浴室、卫生间一应具全,还配备了空调和彩电。作为关心职工的一项举措,工地项目部逢职工生日,都要组织庆贺。在项目部墙上,记者看到,每个月职工生日的名单就贴在在项目部墙上,10月份共有9位职工生日。项目部特地预定了3只蛋糕。请“寿星”们聚餐、切蛋糕,热闹一番,乘机也让员工放松一下。李貌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