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辈出 上海园林设计院好作品抱得佳奖归

日期:2012-01-13     点击量:

    2012年1月12日    建筑时报
      

        本报讯(记者 倪超英 通讯员 杜 安)日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创的五个项目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评奖活动中,抱得佳奖归,五个项目中三个获得一等奖,一个获得二等奖,一个获得三等奖,这不仅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优秀工程辈出,更显现了上海园林设计师的专业功力。
        据介绍,上海市园林设计院获得一等奖的三个项目分别是世博公园、辰山植物园和上海后工业景观示范园。世博公园的设计一是将千年防汛墙后移,沿黄浦江分级设置防汛;二是对具有特色的工业建筑进行功能转换、改造和保留利用;三是对一些有典型工业代表特征的构筑物进行全新的景观表达。如在世博公园保留了原码头大量塔吊、构架、船栓等。这些工业构筑物不仅成为片区的标志性景观,而且承载着上海城市的发展记忆。“水、林、丘、桥”多系统的景观绿化交织是世博公园的具象表达;“自然形成有机论”的新颖思维是世博公园的总体构想。设计时在地块中将所有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相互交融,抓住“折扇”、“滩”的概念,引入空间立体绿化方式,把绿化空间多重叠加。将按风向走势而特意设置的乔木引风林比拟为上层“扇骨”,又将花灌木、地被结合园内水体、道路、场地等用“滩”的概念与之互相交融、有机组合成“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似中国的山水画,寓意自然生态与城市人类活动完美的融合。辰山植物园整体设计理念为“华东植物、江南山水、精美沉园”;建设原则为“景观是根本、科研是基础、特色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以“植物与健康”为主题,深刻诠释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和谐共处的关系。规划以解构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字中篆书的“园”字为构思。将“园”字的外框设计成绿环,用于界定植物园的内外空间;3个部首代表植物园中的山、水和植物三大景观元素,体现了江南水乡的大地景观艺术特质。
        上海后工业景观示范园设计在停产的上海铁合金厂内,对遗留下来的各种工业设施、地表痕迹、废弃物等加以保留、更新利用或艺术加工,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营造新的景观。同时,通过土壤改良、建立地表水循环系统、植被恢复等手段重塑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设计强调了对工业遗址价值的再认识,以改造、重组与再生方式保留和延续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强调了景观必须延续工业景观的文脉,必须具备保留和再利用工业遗址的特征,必须是基于场地历史和环境的景观更新,而非彻底拆毁、全盘重建的创造,从而给予了上海后工业景观示范园更加深刻的价值内涵和场地特征。
        获得二等奖的项目为江苏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投项目,基地原为312国道遗留的取土坑及部分农民鱼塘,部分场地为垃圾填埋场。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水系规划,将不同高差的取土坑联系在一起,形成不同大小、深度、用途的水体。为防止场地内原遗留垃圾的污染,对水体内的污染物利用水生维管束植物来大量吸收、转化水中有毒有害物和重金属物质。通过一定时期的净化,当水体达到景观水质要求后,改种其他观赏类水生植物。保留与调整并重,合理改变废弃地的现状;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有效改善污染水质;筑山与理水相协调,营造生态驳岸和自然地形;自然与野趣并重,形成生态稳定的地域性植物群落景观;合理利用清洁能源,创造生态低碳的活动空间。
        江苏太仓金仓湖郊野公园(一期)设计获得了三等奖。通过因地制宜将取土坑改建成生态湖面:因高速公路建设取土方后留下的深坑,经设计改建成生态效益良好的金仓湖,沿湖岸设置功能各异的景观特色空间,期间采用的复合型观赏草配置技术、金仓湖堤岸常水位护坡技术、雨水资源的收集和综合利用技术受到充分的肯定。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