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商业模式创新——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日期:2012-02-07     点击量:

2012-2-2    建筑时报

徐征(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谈到商业模式,我想先引用一段管理学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的话,“未来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也不是产品服务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简单说: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赚钱。这个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开始流行起来的。由于全球资源配置和网络系统的信息加速效应,各种企业在经营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价值链被分拆和重组、众多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新的营销方式和更广泛的客户群体等等,最终导致了许多新的经营方式。
        以前,因为所有公司的商业模式都大同小异,只要确定一个行业,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但是今天,仅仅选择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是不够的,你需要设计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并且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当今融资途径扩增、技术外包风行、各行业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资金不再是稀缺资源,技术也不是制胜的首要因素,一个好的、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才是企业确立和保持市场优势地位的关键。特别是对我们建筑企业来说,仅靠低价竞争已经越来越显示出众多的弊端,要转型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创新驱动,依靠商业模式的变革,来开拓出一片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上海建工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是在近几年起步的,我们主要侧重于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升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更加关注顾客价值创造,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聚合效应。
        我们的着手点,是围绕顾客、也就是业主的需求,以优化客户界面的方式,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提供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大的附加价值。在以往的客户界面中,我们经常是以施工承包商出现的,我们在工程整体建设过程中所贡献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非常有限。优化客户界面以后,我们更多的是承担类似工程总承包商的角色,来参与工程全过程管理。比如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我们参与建设了上海、常州、南京多个大型BT项目,当地政府反响非常好;我们以工程总承包的形式,参与到设计、采购、管理等领域的上海中心大厦,总合同额达到了近百亿;我们在世博工程建设和服务保障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益于我们总承包商、总集成商的定位。
     对企业内部来说,必须做好的就是资源整合,提升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把分散在各子公司的资源聚合到新的商业模式下,从而形成了竞争优势。从外部影响来说,一个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商业模式会获得市场、社会的认可。市场的资本、人才、管理经验、甚至政策等各种资源,都会向具有这种商业模式的企业聚合、靠拢。企业会因此稳固自己的实力,并以此加强与业主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系,聚合社会资源,使企业更进一步扩大,形成规模效益。
     二、广泛推进战略合作,积极建构新的价值网络,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锁定效应。
     近年来,我们先后与“万科”等十多家企业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每年来自战略合作伙伴和一些大客户的业务量,已经占到了集团营业额的相当比重。集团周围也已形成了近百家具有一定实力的、长期合作的分承包商和分供应商网络。我们感到,单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条件有限,而战略合作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建立的价值网络,通过在技术、产品、资金或市场等领域的合作,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和战略合作伙伴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空间,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由于我们的战略合作是建立在价值创造基础之上,参与各方都有利益体现,因此价值网络就会产生锁定效应。也就意味着,如果相关业务单位放弃战略合作,则可能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一个创新商业模式形成锁定效应后,系统会形成自我循环与自我强化。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与万科的战略合作中,我们正在参与万科开发的、也是行业正在试点的“PC结构”住宅项目。我们具有资源与技术的优势,万科具有市场的优势;一旦有条件推开,万科将占据市场竞争的先机,而我们的技术能力将是这个价值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情况下,长久的合作将是我们双方的最优选择。
        三、深化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发挥商业模式创新的耦合效应。
     我们感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成功商业模式不可缺少的要件。我们商业模式的创新,最终体现出的是为顾客创造价值、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进而提高企业的价值,这个过程离不开政府、社会、员工和各利益相关方的关心与支持。所以,近年来,上海建工集团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确立了“和谐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来指导企业市场开拓、项目管理、人才开发、业务合作等各方面的活动。我们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了都江堰援建、新疆援建等公益性活动,率先在行业内推进了绿色、节能、环保施工等一些新举措。向社会传递:上海建工集团的商业模式创新绝不是“唯利是图”,而是积极倡导“价值创造、合作共赢、回报社会”的。这些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使各方都能逐步认同、接受我们的商业模式创新,从而在对企业的期待上与我们的目标趋同、耦合,形成合力。
        回顾近年来上海建工的发展,我们感到:商业模式创新聚合、锁定和耦合效应的发挥,对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上海建工集团已经进入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进一步把握市场机遇、创新商业模式、更好地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对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把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企业集团”至关重要。为此,我愿意与大家一道,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建筑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共同开创中国建筑业更加辉煌的未来!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