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12级风中抢险“上海之巅” 摇晃的69层脚手架

日期:2012-08-11     点击量:

2012-8-9    东方早报

 

        台风来袭,上海顽强屹立。不是因为这里有钢筋铁骨,而是缘于这里有可敬的人。

  风雨中,是一群普通人在支撑着这座超级大都会 (论坛)。他们勤奋职业,他们默默奉献。这一刻,上海的名字叫花力,叫孙海东,叫徐金才……

  请记住这些名字。

  花力

  孙海东

  陈刚

  ……

  “上海中心”项目12名抢险工人

  早报记者 李继成

  昨天,浦东陆家嘴,在建中的“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69层一处脚手架在强风的作用下出现了晃动,12人组成的抢险队在狂风暴雨中登高作业,用时约45分钟完成加固。昨天傍晚5点半,上海中心附近的花园石桥路恢复通行。

  顶部风力超过12级

  昨天上午,狂风暴雨,“海葵”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正在施工的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核心筒已升至70层,330多米的高度,抬头仰望,顶部被笼罩在雨雾中,红色塔吊若隐若现。

  上午10点半左右,东北角顶部钢平台下挂的一处脚手架底部出现较大变形,100多平方米的脚手架出现晃动。

  上海城投、上海建工及相关单位领导、工程技术负责人在现场碰头,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初步判断脚手架固定处可能松动,决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抢险队员登楼加固。

  交警部门迅速配合,为防止高空坠物,暂时封闭了下方花园石桥路从银城中路至东泰路路段。

  “当时顶部的风速仪测出的风速是每秒45米,超过了12级的风速。”上海中心钢结构和幕墙总监杨志强介绍,大楼的钢平台至少能抗12级的风力,而塔吊有每秒56米的抗风能力,但如果瞬间风力过大,吊臂也会有晃动。就在台风到来前,塔吊除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外,工人还检查了塔身、附墙杆、机构、电气箱、灯具等是否连接牢固,“塔吊处于安全状态。”

  到49层拉扶手才能走

  戴上安全帽、系上保险带,昨天下午1点多,上海中心项目总工高振锋带领着花力、孙海东、陈刚等总共12名抢险工人向69层进发。

  在接到台风预警后,上海中心已停止施工,施工人员前天已经从现场撤离,电梯也处于停止状态。“要上楼,需检查施工电梯。”孙海东告诉记者,在确认电梯没有安全隐患后,才能上楼。

  由于没有直达70层的电梯,抢险人员需要在200多米高的49层换乘其他电梯。49层还没有安装玻璃幕墙,一出电梯,抢险人员立即感受到了高处的“穿堂风”。

  “人根本不能正常行走,需要拉着楼梯的扶手才能走。”花力告诉记者,尽管平时轻松地走上走下,但当时只能一步一步,挪到上一层再乘坐到顶的电梯。

  风雨打到脸上像刀子

  到了69层,风雨更加狂暴。人顶着风走,走不动,顺着风走,又感到后面有一个手在推,好像很难停下脚步。大家甚至3人一组手拉着手,为的就是走得稳当点。

  69层上面,就是最高处的钢平台。在这层的一周有一圈脚手架,作为围护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也能防止物件坠落。

  从放在69层的工具箱中拿出工具,将保险带的一头固定好,工人一点点朝还在晃动的脚手架移动。

  “脚手架被风吹开了一条二三十厘米的缝。”花力告诉记者,这个东北角的位置正好处在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中间,从两座摩天大楼中间吹过来的风可能比其他角度吹过来的更大,而大楼的围护结构本身是能抵抗12级风力的。

  为了加固脚手架,大家一起动手,拉动钢丝绳,并通过“葫芦”(一种类似滑轮的装置)将钢丝绳逐渐收紧,再用钢丝绳加固。此时,不仅风大,靠近脚手架的地方雨也很大。

  “风带着雨打到脸上,跟刀子一样,很疼的。”陈刚向记者介绍,在收紧钢丝绳后,抢险人员又在四周巡视了一遍,还拆除了几块脚手架上的钢丝网罩,为的是减轻风对脚手架的压力。

  下午2点多钟,加固完成,抢险队员从高处撤至地面。“加固措施本身并不复杂,但上面的风雨很大,我已经换了两套衣服了。”孙海东笑着说。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