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71米!“钢铁巨人”将刷新“上海深度” 新式装备助13号线最深地铁车站加快建设

日期:2013-01-11     点击量:

 

日期:2013-01-09   作者:王蔚;赵关根  来源:文汇报


  本报讯 (记者王蔚 通讯员赵关根)身高:24米;体重:210吨;体能:12缸发动机——一位橙色的“钢铁巨人”,昨天神抖抖地立在13号线淮海中路站工地上,准备探出长长的铁手臂,开掘上海最深——71米的地铁车站。上海地下连续墙的深度纪录,将又一次刷新。
  走近看,有点像履带式起重机,仰头望,有七八层楼高,垂下的巨臂末端有两个“花”形“刀盘”,刀锋席卷处,再坚硬的地下岩石、钢筋混凝土,也无处遁形。“钢铁巨人”的学名叫双轮铣槽机,职责是为地下连续墙“开槽”。引进这个新式装备的上海建工基础公司施工人员,把它比作国际施工机械中的“劳斯莱斯”。国内引进的数量极少,基础公司却拥有3套不同型号。因为上海的地下工程难度越来越高,“钢铁巨人”在这儿方有用武之地。
  轨道交通13号线,一条穿越上海中心城区“西北-东南”轴向的“黄金线”,其一期西段5个站先行开通一周来,日均客流已暴增至7万人次。工作日早高峰出现的拥堵、限流、“推车门”景象,应验了市民对轨交出行的迫切需求。
  在加紧施工的13号线其余线路上,位于“腰眼”的淮海中路站是个关键点。在商业林立的淮海路、瑞金一路,紧贴周边楼房,紧邻运行中的1号线,要在地下造一座深达“6层楼”的地铁车站。根据测算,这个地下基坑需要最深达71米的地下连续墙作“围护”。在这个深度面前,传统的设备和工艺捉襟见肘,施工风险巨大,对周边的影响更无法想象。
  节骨眼上,“钢铁巨人”终于来了。在装备众多的地铁工地上,它并不算太起眼,却让工程难题迎刃而解。
  在靠近长乐路一侧工地,项目经理邹铭指着基坑边缘说,一半的车站主体地下连续墙已经做好,深度68米,是目前的“上海最深”。他们用这台先进的铣槽机从地面往下,“削切”出深深的槽口,在里面吊放“钢筋笼”,再浇筑混凝土,形成1.2米厚的坚固墙体,不透水、不坍塌。接下来,就可以在这个闭合的“围护”内安全地“挖坑”。因为施工效率和精度极高,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也降到最小。铣槽机还把挖出的泥土、碎石打成泥浆循环利用,废浆则输入罐装车封闭运走。
        操作员施师傅钻进控制室,轻点电脑触摸屏,演示如何精准驾驭“钢铁巨人”。这里的8人操作团队,经过专门培训,随时待命。再过几天,淮海路一侧的车站地下连续墙就要开槽,将创造新的“上海深度”:71米。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