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上海建工60年铸就“金字招牌” 成为建筑行业唯一“中国驰名商标”,跃上“千亿能级”发展平台

日期:2013-07-19     点击量:

 

2013-6-24     建筑时报

 

        本报讯(记者 张玉明 通讯员 章华平)60年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两个师整建制转业基础上组建,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上海建筑工程局;1988年改为上海建筑工程管理局。1994年1月整体改制为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为资产母公司的集团型企业;1998年6月,集团发起设立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上海建工”股票上市;2010年5月,集团实施第一轮重大资产重组,推进整体上市,并更名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集团完成第二轮资产重组,资本证券化率达到77.38%,成为建筑行业首家整体上市企业集团。60年后的今天,“上海建工”已发展成为拥有近3万名员工,总资产规模925.64亿元,综合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双双突破1200亿元,国内国际市场新签合同额占建筑业务新签合同总额近45%,以建筑和土木工程业务为主业,房地产开发业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经营业务为两翼,工程设计咨询业务和建筑材料业务为支撑的完善产业链的现代企业集团。这个创造了辉煌业绩的企业集团,于6月1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隆重举行了“纪念上海建工创立60周年大会”。社会各界人士、广大干部职工代表以及为集团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新老劳模、新老青年突击队代表共聚一堂为“上海建工”庆祝甲子生日。
        60年建楼建了近4个“老上海”
        “上海建工”的60年,是一部值得细读的建设史书,是一曲激励建工后来人的交响乐章。60年来,作为中国建筑业的主力军,几代上海建工人建造了超过1.6亿平方米的各类建筑,相当于近4个“老上海”的建筑面积,在中国建筑史上书写了不可磨灭的篇章,创造了众多上海及全国“第一”。
        集建筑、结构、美学为一体的高610米的“世界第一高塔”——广州新电视塔由“上海建工”建造;在方圆26.34平方公里范围内集航空、铁路(城际高铁)、磁浮、轨道交通、市内公交、长途巴士等在内且地下空间体量巨大的超大型交通枢纽——上海虹桥交通枢纽由“上海建工”建造;深基坑采用内径121米的圆形地下墙、6道环形支撑进行围护,将套衔接头新工艺应用于国内罕见的厚1.2米、深50米地下槽壁墙中,并创出6万立方米大底板砼一次浇捣成功的民用建筑世界纪录的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由“上海建工”建造;采用11项国际环保节能新技术,被誉为“全球首个高效能超高层”、高309米的广州珠江城由“上海建工”建造……。
        谈起“上海建工”的建楼史,到场的新老员工如数家珍:“从上海宾馆到联谊大厦再到上海商城,从金茂大厦到环球金融中心再到上海中心,从东方明珠电视塔到广州新电视塔,从上海大剧院到国家大剧院,从铁路南站到虹桥交通枢纽再到世博园区群体工程……,在建国50年时评出的上海十大经典建筑全部由上海建工建造。上海建工建了多少著名的工程啊!”
        60年来,“上海建工”获得的1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数百项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83项工程摘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获得的“詹天佑奖”、设计金奖等全国性奖项的总数和拥有的成套技术、技术专利数均名列同行的前茅。“上海建工”商标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评定为中国建筑行业内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
        “上海建工”走出家门,在全国60多座城市和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建造当地的地标性建筑。这些大型和大跨度建筑、超高层建筑见证了“上海建工”始终站在行业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地。
        60年发展跃上“千亿能级”平台
        “上海建工将打造成具有设计施工总承包能力和具有设计咨询、材料采购、施工生产、后期服务等总集成能力的建筑综合型服务运营商。并继续坚定地走出去,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最终把上海建工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上海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蒋志权在大会致词中表示,“上海建工”将在去年综合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双双突破1200亿元基础上,提前实现“十二五”规划中的经济指标。
        据介绍,建筑行业是完全竞争性行业,也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行业内民营企业发展很快,前几年不少地方国有建筑企业纷纷改制,这对上海建工集团形成很大压力。面对压力,上海建工集团选择了改革。针对国有建筑企业原有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弊病,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认定方向,脚踏实地,坚持数年,深化改革,从“精干削枝,剥离改制”入手,让一大批与主业弱相关的劳务型企业独立走向市场,让企业更精干。使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类人才得以集聚,技术和管理优势得以凸现。集团将优势企业进行整合,1998年6月,集团发起设立上海建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上海建工”股票上市。在组织体制上,集团更注重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旗下各企业在不同市场上的竞争力。在运行机制上,集团从上到下建立了经济责任制,尤其是推行并不断完善项目经济承包责任制,有效调动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广大建设者建好工程的积极性。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企业的活力增强了,集团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很大提高。2010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集团实施第一轮重大资产重组,推进整体上市工作,并更名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集团完成第二轮资产重组,以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将“市政设计总院”和“外经控股集团”纳入上市公司,集团资本证券化率达到77.38%,顺利完成了整体上市工作。目前,集团拥有房建和市政双特级资质,一建、二建、四建、五建、七建等5家建筑总承包集团各具有特级资质、营业规模均超过100亿元;安装、基础、机施、装饰、园林等5家专业工程集团在国内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并拥有6000余名从事设计咨询产业、在国内专业设计领域内处于龙头地位的市政设计总院、园林设计院和主营房屋建筑设计的建工设计院及多家装饰、机电、化工等专业设计院。
        坚持改革和调整带来的实力和竞争力,使得上海建工集团在上海建筑市场上重大工程、标志性工程的占有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然而,上海建工集团并不把自己局限在上海,认识到集团的发展必须放到经济全球化和全国发展的背景下来思考和谋划,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实现转型升级,在走出去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上有所突破。为此,在承建世博工程最繁忙的时期,上海建工集团未雨绸缪,积极实施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战略。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12年集团国内国际市场新签合同额占集团1055亿元建筑业务新签合同总额的近45%。己基本形成了国内市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区域、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区域、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区域、武汉和南昌为中心的中南区域、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区域6大重点区域,并着力关注济南、青岛、郑州、长沙、福州、昆明、南宁等若干重点城市,在做好项目、打响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经营开拓的渗透能力,加快推进重点城市由“做好项目”向“经营城市”转变。国际市场在巩固现有的柬埔赛、特多、越南、蒙古4个成熟市场基础上,正着力开发印尼、老挝、萨摩亚、马拉维、加纳、坦桑6个有基础和潜力的新市场,并在美洲培育1个高端市场。
        60年育人涌现一大批劳模与领军人才
        在纪念大会上,全国劳模、上海建工基础集团电器维工陆凯忠和博士、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总工程师崔晓强分别代表劳模先进和青年科技人员的发言,折射出上海建工60年建楼育人的成功。
        “上海建工”的育人之魂深深印刻在企业文化中。“上海建工”的60年改革发展史,也是一部建楼育人史。“上海建工”始终把创造和积累精神财富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通风队精神”、“铁人精神”到九十年代的“南浦大桥精神”、“金茂大厦精神”,再到“世博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上海建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上海建工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力量。上海建工多年来坚持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开展“出精品、出精英、出人才”立功竞赛,经过积累,凝结形成了上海建工的企业作风——“求真务实,顽强拼搏”,以及上海建工的“SCG精神”——科学、合作、进取。在承担一项项高、大、深、重、新、精的建设工程中,一大批劳模、精英脱颖而出:滕生楼、杨成喜、沈国贞、金阿六、马长根、江泰洲、王铁斋、吴欣之、陆凯忠……,60年中,“上海建工”培养了17名全国劳模、28名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600多名部(市)级劳模先进。
        同时,作为青年突击队精神的传承者,“上海建工”还培养了陈安民、吴凯明等优秀青年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突击队。在世博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在支援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援建新疆、援建都江堰等中,青年突击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上海建工”通过大力推行人才强企战略,人才培养与引进并举,一大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操作人才得到锻炼,脱颖而出。目前,“上海建工”近3万名员工中,拥有高中级专业职称的7200人,占25%;大专以上学历的1.8万余人,占65%;其中博士100多名、硕士1000多名、本科生10000多名。同时,拥有包括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级设计大师、28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9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1200余名一级资质的项目经理。
   
        上图:习近平主席亲切慰问上海建工特多库瓦儿童医院项目建设者
        下图:建设中的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