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医疗养护对接 资源充分利用 ——记上海建工医院“老年园区”的创新之路

日期:2013-07-22     点击量:

    2013-7-19    新民时报
 


        首席记者  施捷
        上海建工医院正在逐步走出困局——

        一个拥有各类床位近1000张,以医院、养老院、护理院为一体,以老年医疗和老年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医疗服务园区,已在内环线东北区域初步建成。

        这是一家中小型企业医院的努力与探索。至少,在当下公立医院改革的进程中,他们提供了“强化医院、康复机构、老年护理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的实践案例和可行模式。

        1  3家医疗养护机构协同发展

  一位101岁的老先生突发脑梗,送医院抢救虽九死一生,却由发病前的走路不用人扶、饮食起居基本自理,一下子变成了不得不坐轮椅。家里人蒙了,不知道出院后该如何安顿是好。所幸病区医生为老人家做了基本评估,建议可以先去隔壁的护理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从“上家”建工医院的神经科病房,转到“下家”的护理院,步行不过数十米。老人家属只要“知情同意”,所有关于病情、诊疗的衔接,都由院方专门的医疗团队负责处理。“甚至原来病区的专家,都会定期过来会诊。”老人的家人觉得有点“意外”。

  在中山北一路666号大院里,除了许多人熟悉的拥有500多张床位的建工医院外,近3年里又相继“冒”出了一家拥有180床位的建阳养老院,和另一家拥有230张床位的建峰护理院。3家医疗养护机构如此集中一地各有优势,又能互相帮衬协同发展,这在申城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特色,更是一种大胆尝试。

  现任上海建工集团教卫中心主任武佩牛教授则习惯诙谐地用“两院院士”,来称呼像101岁老先生那样能顺利入住护理院的老人们。“现在这里护理院收治的老人,不是养老院转来需要护理照顾的,就是医院病房转过来需要后续治疗的。不就是‘两院院士’嘛?!”

  2  外来农民工套餐只收几十元

  与所有“两头不靠”的二级医院、企业医院相仿,作为一家建院60年的职工医院,建工医院这些年来遭遇的“业务”尴尬可想而知。

  一名当年从上医毕业就一直勤勤恳恳在临床一线的中年专家私底下悄悄说,7年前,她差一点就自找“出路”走人了——因为实在觉得医院是没有出路了。

  走马上任建工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之前,武佩牛是土木工程出身,也搞过学校管理。他坦言自己不懂医,“但一家好端端的公立医院,总应该可以为社会做点什么吧!”这话听起来有点“大”,可是真到了行动上,医院新班子一拨人盘算得又细又深。

  建工集团自身有庞大的职工队伍,近几十年来又加上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农民工群体。虽然现在没有了“劳保”关系,但是,许多职工特别是退休职工,都还有到这里看病配药的习惯。将原先有的优势科室(如骨科)继续做强,将老职工需要的重点科室(如心血管、肿瘤)通过聘请“外援”的方式争取做好。还有就是每年一次的职工体检不放弃,外来农民工套餐只收几十元,建工医院说“我们自己做”。

  建工医院周围有曲阳、广中、凉城、欧阳等多个社区。向来少接“地气”的职工医院,开始主动上门联络,开讲座做科普外,还无偿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建工医院的“门”面向所有社区居民,也从了解到的社区需求,转化为全院业务调整的“基调”,摸准了拓展重点科室的“路径”。

  3  骨科患者六成多是高龄老人

  肾病科主任岑俊手头“掌管”着30多台透析设备和100多名长期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人。这在同级、同类医院中,绝对称得上是个业务“大户”。从一名医生一个半天门诊只有6-7个病人,到现在就诊病人至少翻了10倍,岑医生觉得最大的感受,是社区里的老伯伯老妈妈“都认这里的服务好,技术也好”。因为病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岑主任说自己这几天正“缠”着院领导要搬病房呢。

  骨科是建工医院的“老牌”特色。在引进倪诚等一批专家后,占有两个楼层的骨科病房,100张床位始终处于“满员”状态,专科面涵盖了除骨肿瘤之外的几乎全部骨科病种,如创伤骨折、人工关节、腰椎颈椎等,手术对象中年龄最大的,有113岁。而最令建工医院骨科医生骄傲的是,他们收治的手术病人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占60%以上。这在整个骨科圈子里实不多见。

  徐庆教授的白内障、眼部整形等手术早已名声在外。作为建工医院副院长兼眼科主任,徐医生完完全全“放下身段”,每周都会抽出几个半天时间,骑着自行车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门诊,到居委会给老年居民做咨询。科室业务量连年递增,而每年的爱眼日前后,眼科团队都坚持针对老年困难人群,提供爱心优惠手术等服务。

  4  业务和门诊量连年高位增长

  在先后投入上亿元改善硬件设备、引进和培养人才并形成鲜明特色专科,而且业务量和门诊量又保持连年两位数增长态势的情形下,建工医院在“老年服务”上做足功课的思路愈加清晰。

  三年前,建工医院全额投资开办了建阳养老院。由于有正规医院作医疗“后台”,还有设在养老院内、可以刷卡配药的医疗站,200多名住养老人真正享受到了“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院”的养医结合服务。

  今年初,建工医院与“同系统”的建峰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新建了以收治老年慢性病为主的建峰护理院。医院、护理院独立运作,并创新地以类似“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口”合作,护理院不同楼面收治不同慢性病人,与医院相应科室有业务约定。开张半年,入住老人和家属无不称赞。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