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4 建筑时报
□李轶伦 一、老牌设计院的新尝试 一直以来创作室都是该院一个特殊的部门,她的诞生得益于老牌设计院对行业新动向的把握,也体现着龙头企业面对行业新挑战时的自信和决心。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一路走来,创作室的同仁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设计行业的深层思考,始终以自身不断的发展进化应对着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创作是设计的灵魂,是设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创作的重视是该院成立创作室的原动力。正是当时看到了设计创意在未来市场的重要地位才确定了成立创作室的发展战略——将院里擅长方案设计的人才集中起来构建一个专业复合、结构合理、专注于方案创作的部门,在抢占市场高地的同时也向全院源源不断地输送深刻理解方案创作重要性、具备较强方案设计能力的人才。在这十多年中,创作室向院输出的人才在院总师、部门负责人以及院领导岗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促进了院的整体发展。 二、新市场新对策——靠前服务与整体解决方案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谁能更早的介入项目谁就抢占了先机,谁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谁就赢得了客户,而创作室较强的项目前期服务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国内涌现出大量的新城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常常具有以下两大特点:规模超大——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单项工程,业主常常打包进行设计招投标;定位不清——此类设计开展时新城的开发往往处于相当前期的阶段,园林绿地的定位设计要求往往模糊不清。由于上述特点这类项目的规划咨询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此时创作室较强的前期服务能力就有了很好的用武之地。由于创作室的设计团队有着规划、景观、绿化等综合的专业背景,同时大量的绿地系统规划、前期策划项目的锻炼使得项目团队对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很好地吃透项目的要求和定位,提出与上位规划、业主开发意图相契合的设计方案,从而在设计投标中脱颖而出。太仓市浏河滨江新城景观设计、新疆博乐市南部新城水系景观设计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浏河新城项目中,设计团队注意到上位规划未对新城的绿地景观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定位,使得具体设计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标书要求的常规景观设计之外,他们主动增加了对新城绿地系统的整体规划,准确的找出各个单项工程的功能和景观定位,使得之后的方案设计有理有据,具备较强的说服力。而博乐市南部新城水系景观设计则更体现了这种能力在为业主提供景观整体解决方案时的价值所在。他们与上规院组成的联合团队和高效的合作机制,使绿化景观一开始便成为城市总体规划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最终形成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城市景观打下了坚实的先天基础。在规划阶段的介入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了市场的先机,也让团队获得了业主的高度信任;而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减少了业主需要控制的对接环节,同时又保证了更高的完成度,无形中加强了业主对他们方的依赖程度最终增强了客户的粘性,创造了稳定的市场和客源,降低了营销的成本,提升了利润率。 三、新时代新命题——综合创新与开放平台 当前景观工程正从单纯的造园向更为综合、广阔的领域发展,呈现出目标多元化、专业综合化、尺度多样化、类型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园林景观的科学化、复杂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停留在以审美为核心、园林景观单一专业包打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以园林景观专业为主导,整合多学科多领域技术力量的工作方式是园林设计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这种多学科的合作方式也为设计打开了一扇综合创新的大门。创作室始终重视运用这种跨领域合作的工作方法来应对复杂挑战。在最近完成的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系统规划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这种跨领域合作方式的优势,在投标阶段和后续的规划设计阶段出色的完成了规划任务。国际旅游度假区绿地系统规划是为迪斯尼及其周边共25平方公里区域提供整体的绿地专项总体规划和核心区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定位中团队深刻理解了旅游度假区的特殊定位,同时牢牢把握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将生态、景观、游憩三者作为本次绿地系统规划的总体目标,丰富了常规绿地系统规划的内涵。为了把生态文章做深做透,我们与上海市园林科研所合作,借助他们在植被、生态方面的特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本底调查,并共同提出了生态功能规划、生态技术布局等一系列创新的规划方案。未来他们将进一步拓宽合作的范围,以期搭建形成一个开放的战略平台,与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强强联手,双赢互惠,共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四、新人类新设计——创意的火种与蓬松的土壤 创作室云集了一帮热爱设计、钟爱创作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在每个设计项目上都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热情。正是一代代年轻人对设计的热情才推动了设计院的不断发展,才有了设计作品的不断创新。创作室的设计任务往往都对创作能力要求很高,而在大大小小的规划设计项目中有一类项目是最能任由设计师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去创造的,这就是各类园博园、展园的设计。这些展园往往不大,多是些几千平米的小园子,没有具体的功能要求,有的只是体现当今园林景观设计水平、造园技术和风尚潮流的要求。这就为设计师的创造力提供了个充分展示的舞台。随着这类展园的增多,每年创作室都会接到这类设计任务。这些小型的展园项目便成了年轻设计师尝试创新、勇于突破的最好的舞台。在2011年第八届中国(重庆)园国际园林博览会上,他们团队设计的上海园以创新的理念和大胆的尝试一举获得了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展园设计大奖、室外展园大奖、植物配置大奖、建筑小品大奖等一系列奖项。目前他们的团队正在进行2014年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园的设计。主创设计师张荣平将自己对生活细腻的体悟融入展园的设计,以竹为线索,以“竹席上的悠然时光”为题诠释“让生活走进自然”的展会主题。设计得到了市、局领导的高度认可。如何呵护设计师的创作热情,如何培养团队的创造力是创作室面临的最大挑战。他们的经验是独特的团队文化才是保持和提升创作能力的关键因素。创作室始终保持着尊重创意、鼓励尝试、包容多元的团队文化,这是他们培养创造力的土壤。在这里他们鼓励每一位设计大胆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勇敢地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允许不成熟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现在还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就是未来优秀设计的雏形;他们尊重不同的观点,因为他们知道世界本来就是多元化的,设计更需要丰富多彩的创意。宽松的氛围给了创造力呼吸的空间,只有这样的团队文化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擅长创作的设计师团队,才能创作出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 图1.太仓市浏河滨江新城景观 图2.新疆博乐市民广场 图3.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园方案鸟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