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导报 2013-9-27
依据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建工集团集集团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管理优势,派出了在建筑领域具有较高声誉的一建集团、机施集团、安装集团、基础集团组建工程总承包部,由集团副总担任工程总指挥,派出在超高层、闹市中心施工中屡立功绩的核心人员担任一线骨干力量,在本市南京西路打响了一场“创新驱动提升都市形象、绿色施工引领建设风范”的战斗。 创新驱动,在闹市区域建商贸中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是时代前进的杠杆,是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在大中里项目的技术运用中,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项目建设向创新驱动发展。 1、运用回灌井技术,盖挖法施工解决市中心超大、超深基坑施工的难题 本工程2a区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深,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影响甚大。且后续多个基坑开挖将进一步造成周边路面及房屋沉降。为消除安全隐患与减小社会矛盾,总承包部大胆采用回灌井技术进行降水。降水同时结合回灌井降水系统,根据周边环境监测数据开启回灌井系统,平衡水位,控制周边环境的沉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工程1b区基坑面积大、开挖深度深,周围又毗临云海苑居民住宅。项目部采用最新型的盖挖法施工,1b区外墙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撑采用临时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加大支撑上栈桥面积,加大了对基坑的覆盖效果,从而达到抑制扬尘、降低噪音的目的。 2、运用液压钢平台的高科技成果,解决超高层施工的难题 本工程T2主楼是一栋地处市中心的超高层建筑,结构地上51层,混凝土结构总高250米。为满足地铁13号线工程要求在地铁运营前一年核心筒封顶的工期要求,借鉴上海中心和北外滩白玉兰广场的成功经验,核心筒采用了集团自行研制的支撑式整体液压爬升钢平台脚手模板系统(以下简称钢平台系统)进行施工。支撑式液压爬升钢平台模板系统通由钢平台、内外挂脚手、爬升机械系统、液压动力电气控制系统及钢大模共五部分组成。钢平台封闭的施工操作环境杜绝了高空坠落的危险,内部组合形成的空间可用于施工材料的堆载,解决了高空作业的场地使用问题,同时钢平台内设置有一部直达人货梯以便于员工上下,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利用导轨立柱承重,油缸相互交替,液压顶升提升钢平台体系,获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 3、运用计算机模拟桁架预拼装技术,提升钢结构吊装质量 运用钢结构组件计算机模拟拼装方法,对已制造完成的构件进行三维测量,用测量数据在计算机中构造构件模型,进行模拟拼装,在计算机上分析拼装精度,得到构件连接件加工所需要的信息。 4、强化创新驱动意识,展示上海建工形象 积极强化项目的创新意识,创造性地结合项目实际,打造上海建工的品牌。 首先利用集团优势对地铁施工过程进行统筹,成立大中里与地铁共同开挖协调小组。静安大中里40号地块2a区基坑与轨道交通13号线基坑同步开挖,支撑同体系同步施工,分隔墙随开挖分层拆除,最大挖深达29米;2a区土方开挖、支撑、裙房底板浇筑在105天之内完成,得到了申通集团方面的认可。增加与区重大办牵头区有关各委办局的协调,为大中里工程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对现场推进文明施工工作和维稳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使大中里工程成为了爱民工程、便民工程,从而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其次采用先进软件BIM深化设计。为确保本工程能达到白玉兰工程要求,所有管线排布需美观合理。采用TFAS软件进行深化,由其深化处理后的图纸可由传统的2D图纸转化为3D图纸,360度立体反映出现场的每根管线。真正做到在图纸上反映出现场的所有情况。 再次运用工厂化加工、装配式施工的新理念,改变传统建筑模式。结合闹市区域施工场地有限、周边居民楼较多的特点,运用的TFAS软件对CSD图纸进行有效深化,对本工程所有桥架、支架、风管均采用预制外加工,到现场进行组合型装配,使钢结构和机电管线安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现场的钢筋加工,全部安排在专业加工厂进行预制,定量、定时、定规格地分批进入现场,做到进多少用多少,随进随用,减少现场用地,提高现场文明水平。 绿色施工,为市民营造和谐环境 项目部严格按照上海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的要求、上海建工集团文明施工的要求标准,采用标准化施工防护设施,保证施工场地整洁、干净、有序。施工现场采用上海建工集团2012版“三化”标准,如标准化栏杆、标准化登高扶梯、规范茶水间、标准隔音屏、塔吊防撞墙、氧气乙炔棚、移动厕所,垃圾回收站等设施。 实施支撑静音切割。为了减少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起居及工作的影响,满足文明施工要求,项目部在支撑切割中采用了最新的机械静力切割技术,确保作业速度快、噪音低、无震动,无粉尘废气污染。 广泛推广和搭设隔音屏、隔音棚,降低对周边的影响。本工程T3范围紧邻云海苑居民区,项目部在与居民区分隔墙区域搭设隔音屏障,降低设备噪声对居民的影响。同时在空压机类似大噪音的机械外搭设隔音棚配合围墙上的隔音屏,从而达到双重消音的效果。 创造性地运用移动式临时宿舍设施和旅馆化的宿舍管理。由于工程时间跨度大、场地使用紧张、场地转换使用频繁,本工程采用最新的制式移动式临时宿舍,规格统一、组合方便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即拼即用,大大缩短工期,拆装驳运方便充分满足场地转换的要求。 对古建筑、古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基地周边有一处历经120年的古建筑——民立中学、有一棵150年的古树、有石门路的古环境。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与业主协同聘请专业单位对百年老树进行科学策划,实施严密的保护措施, 对民立中学采用加固原建筑、制作新基础、悬挑液压梁、液压位移等方法,于2012年2月7日进行位移了57米,历时14天,保留原风貌。对石门路的古环境,我们采取立体围墙整体绿化,聘请专业绿化单位实施养护,使石门路的古环境没有因为工程施工受到影响。 倡导节能节约,落实国家方略。办公区域及宿舍安装高效节能灯,实施声控、音控开关,做到专人管理,地下室采用36伏低压电照明,节能电箱,减小镝灯使用量,合理布置排水系统,设置蓄水池,废水循环利用。现场浴室配备太阳能热水器,合理安排大型塔吊、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时间,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用电耗能,使项目施工的能耗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在工程节能方面,墙体采用非粘土新型材料。工程的排风系统采用循环利用,室内排风重新利用,PAU将利用能量热回收盘管或热回收轮对商铺及大堂及多功能厅内的新风机排风进行换热等等。 突出文明施工、强化标准设置。现场采用定型化、标准化、工具化的三化设施。丰富黑板报和宣传栏的内容,并定期进行更换,在脚手架和塔吊上悬挂部分宣传标语。现场机械设备、脚手架采取挂牌验收制度,材料采取挂牌分类储存。工地现场做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加强工地治安综合治理,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对施工现场的外包队伍人员做到情况明了,建立档案卡片,签订治安防火协议书,做好社区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