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福家园首日交房现场(一) 汇福家园首日交房现场(二)
2013-10-24 城市导报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保障房建设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对此,不少房地产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投身于安居工程,为百姓铸造一个又一个温暖的“家”。在此之中,上海建工集团属下的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堪称业内的“佼佼者”,他们用智慧与汗水为普通百姓打造了一个美丽的家园——上海市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经历了无数个日与夜,是他们精心描绘图纸,为百姓设计家园;经历了无数次风和雨,是他们用一砖一瓦,为百姓打造一个个“放心房”。10月21日,周康航农民回迁房交房程序正式启动,建工集团也由此成为“大集团对口大基地”模式的又一个交房的企业。 倾力打造 首个一级开发工程 晴空万里,彩球飞扬,写着“热烈欢迎入住汇福家园”字样的巨型横幅引得行人纷纷侧目。记者来到汇福家园-吉祥里时,入口处已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中的几位,原来他们都是周浦镇的农民,也是本次农民回迁房的交房对象。一位周阿姨激动地说道:“虽然我下周才能轮到看房,但听说今天是第一天交房,还是忍不住想来看看,毕竟以后的家就在这儿。” 走进小区,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抢眼。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康航项目经理朱龙奎欣喜地向记者说道:“四年的努力,今天终于到交‘成绩单’的时候了。”而从现场火热的气氛来看,这显然是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 据介绍,2009年5月,周康航项目团队正式入驻基地。半年规划、半年征地、一年半动迁。团队成员倾尽全力,将原本满是鱼塘、农田、苗圃的周浦区域范围的两个村镇农田,打造成了如今焕然一新的大型居住社区。朱龙奎感概道:“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但我们都克服了,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更是‘大集团对口大基地’项目中的又一个交房的企业。” 上海市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位于周浦镇镇区范围内,东起罗南大道(S3),西至周园路及周东路沿线,南起机场高速(S32),北至周祝公路。该社区是上海建工集团对口建设的上海市又一批保障性住房居住社区之一,也是该集团首个一级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2.36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规划导入人口5.5万人。 以人为本 充分考虑屋主需求 据了解,在周康航项目中,住宅共分为农民回迁房、经济适用房和动迁安置房三个主要类型,而此次交房的为农民回迁房。当日上午10:30分,首套农民回迁房交房成功,姚明祥老伯拿着手中的钥匙,欣喜地说道:“走,一起看房去!”而在看房的过程中,建工房产“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更是让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亮点一:八仙桌也能进电梯 “这电梯好宽敞啊。”走进电梯,一行人纷纷赞叹道。周康航项目负责设计工作的副经理倪融在众人的赞叹声中,他向记者介绍起了电梯设计时的初衷:“考虑到这一区块都是农民回迁房,几乎每户农户都有一张宽度为95cm的八仙桌,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与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特性与习惯。如果电梯设计过窄,搬迁装修时就只能通过楼道搬运,十分麻烦。为了节省屋主的人力、物力,我们便人性化地将电梯设计成1.4m×1.6m大小,以方便他们部分家具通过电梯进行垂直搬运。” 亮点二:“红白喜事”足不出户 除了电梯能够垂直搬运家具,一些配套设施也令姚老伯惊喜不已。据了解,汇福家园还设有一处大型活动中心,平日可供入住居民休闲娱乐,不过,倪融却告诉记者,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农民可在此办红白喜事。因为,当地农民都有喜欢在自己家里办理红白喜事的习俗,而住进小区后,客观条件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设计团队便想出了一出妙招:专辟一个区域,为居民提供便利。“由于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在建造时就统一采用钢结构,使整个场地没有一根立柱,既节约空间,又可灵活隔断。”倪融表示,这一区域至少可以容纳400人聚会和就餐。 姚老伯听到这一人性化设计后显得十分激动,他翘起大拇指连声说“你们考虑得太周到了。”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后家里遇到什么大事时,按当地的习俗在社区接待亲朋好友再也不用发愁了! 亮点三: 房型各异方便两代人互相照顾 由于不少农民可以分到多套房屋,如何让房型满足大家庭实际居住的需要也成了设计团队考虑的重点之一。记者实地了解到,不同于普通商品房的固定房型设计,周康航的农民回迁房房型差异较大。例如,同一楼面内兼有三房两厅和一房一厅的房型,为何如此安排?倪融表示,主要是为了方便农民大家庭居住在一起互相照顾,“如果他们有一套三房两厅及一套一房一厅,就可以两代人住在同一层,老两口住套小的,大一点的给儿子结婚用,以后方便互相照顾。” 亮点四: 统一封闭阳台省却后期施工麻烦 农民回迁房也属于保障房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建工房产在保证楼盘品质的前提下,将农民的切身利益也纳入规划范围之内。记者了解到,本地农民喜欢将阳台封闭作为内部面积使用,但入住后自行施工较为麻烦,于是设计团队采用了统一封闭式阳台结构,既省却了业主后期施工的麻烦,又保证了房屋外立面的统一美观。而且,按照相关规定,保障房封闭阳台在建筑面积计算过程中仅算一半面积,这对业主来说可谓是个实实在在的“礼包”。 亮点五: 每个地块都配有“小桥流水” 记者在现场发现上述人性化的设计外,设计团队还充分挖掘周康航基地河湖交错、水网密布的水乡特色,打造了“三横一纵”的水网布局,以满足居住区内防洪排涝之需,同时也丰富了小区景观层次。当记者问及台风“菲特”带来的大幅降水是否影响到该小区时,倪融骄傲地竖起大拇指:“完全没有影响,就连地下车库也没有积水。” 据悉,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共分为19个地块,每个地块都至少有1条小河依傍,并建有15米宽的城市绿化地,可谓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写照。 完善配套 社区摇身一变成“小上海” 住得安心,除了房屋本身质量够硬外,其周边的配套设施也是居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公共交通配套方面,轨道交通16号线周浦东站及鹤沙航城站预计明年开通运营。为了配合地铁出行,周康航社区内配有3条地铁短驳线路,预计到达地铁站时间仅为10分钟左右。此外,在周东路瑞和路交叉口东南侧地块内还规划设计了一处2万平方米的公交停车场,可供8条线路的公交夜间停车,并包含4条公交线路的始末站。此外规划2处公交始末站,一处位于周园路沈梅路交叉口东南侧,另一处位于经一路纬三路交叉口东北侧。预计今后还将陆续导入过境公交线路若干条。 除了常规的交通因素,舒适惬意的生活离不开教育、医疗、娱乐等相关配套的支撑和把控。据项目经理朱龙奎介绍,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实则是一个“小上海”,5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高中环绕四周,周浦医院、文化体育中心、室内菜场等一应俱全,“考虑到幼儿和老人行动不便,因此幼儿园和菜场的服务半径分别为300米和500米,尽可能为居民提供便利。”朱龙奎表示,“小上海、大社区”,这就是对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的高度概括。 上海建筑白玉兰奖、华东地区建设工程华东杯优质工程奖、2011年度上海市建筑工程优质结构……这一份份荣誉,充满着在整个建设团队的辛劳汗水;这一份份荣誉,承载着无数居民对“家”的期盼;这一份份荣誉,更是昭示着建工房产的卓越品质。而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不仅仅是该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成果,更是上海建工房产铸造“放心房”的又一力作! 本报记者 王佳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