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建筑时报:南下去写绿 他乡树丰碑——上海市园林设计院福建分院纪实

日期:2013-11-29     点击量:

 

建筑时报    2013-11-7

 

        □文/方尉元

    
        上海市园林设计院福建分院南下的脚步已经走进了第二个年头,“福建院”立足厦门,服务范围辐射整个东南沿海,在总院的指导下低调中发展,但是在开辟设计疆土和设计创新上从来不低调。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的原则,努力实践集团“以设计为龙头、总承包、总集成”的转型思路;整个分院队伍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壮大,目前已从成立之初的几个人发展到二十多人。
        一个激情满怀的团队
       分院团队的特点为多专业的年轻队伍,规划、建筑、雕塑、园林、硬质、绿化、概预算等专业优化组合;性别上男女比例为2:1。有些员工已迈向已婚家庭,但为了分院的发展,大家紧跟项目的快节奏,坚持以工作、甲方要求、项目为核心,保质保量地完成院里下达的设计任务。例如有位同志为了工作,在婚礼前一天才赶回家准备,一直和他的同事们忙碌着一个项目的竞标方案设计;有些同志一直为了项目的紧急推进,没时间讨论个人问题,身边的同事也都为他着急,作为三十几岁忙碌在一线的设计师,是什么让他一直执著呢?有些同志家里孩子还小,因为项目赶工期,一直在加班,很少有时间陪孩子。同事间的这种奋斗热情、工作激情正是福建分院宝贵的精神财富。有了团队的拼搏奋斗,他们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南安水头五里桥文化公园项目获得了第十届IFLA(国际风景师联合会)亚太区土地管理类一等奖及2013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泉州百崎湖东片区城市公园在国际竞标中标;泉州(海西)植物园规划设计在全国公开招投标中中标。福建分院在当地的业务量在不断扩大,声名远播。
        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
        忙碌的工作、巨大的压力下大家乐在其中,这是因为大家都有一项集体运动项目——乒乓球。每天晚上的加班前都会有个热身运动那就是乒乓球,而乒乓球的场所是一个两用的空间——会议室。由于办公场所的限制,无法找到合适的运动项目,公司员工间就一起想办法,出主意,在团支部的带领和组织下,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娱乐和运动——打乒乓球。这项运动给大家带来了一股娱乐的浪潮,有儿童般的乐趣,同时也在运动中锻炼了身体、增进了同事间的交流、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会议室和乒乓球馆的角色在不断地互换,而快乐也在这里不断地演绎。
        一个硕果累累的单位
        在两年不到的时间了,“福建分院”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水头五里桥文化公园。五里桥文化公园规划总面积约70公顷,位于泉州南安市水头镇与安海镇之间,是古代两镇间的重要交通要道,是我国现存古代最长的梁式石桥,全长2255米,始建于南宋年间,迄今已有870余年历史。有着“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称誉。项目不仅仅是在设计公园,还涉及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恢复、水体的治理,以及文化生态公园的建设。经过对现场的缜密分析以及与业主的深度沟通,项目设计团队的通力合作,克服设计上的技术难关,让五里桥展现出原有“长龙卧波”的英姿。
         ——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湖东片区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泉州台商投资区,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位于惠安县南部,泉州城市副中心,项目景观规划面积约90公顷。基地现状内以基塘、农田为主,河流穿插其中。规划设计由“海与浪”的设计主题发起对根的追溯,在设计中形成“一脉、两湖、三区、五湾、八景”的规划布局。一脉即一条联系东西方向的生态景观水脉,形成有海洋到浪花的流线水岸形态,交替更迭,循序渐进;两湖,东经二路将整体湖泊划分为西侧揽月湖,其实际功能为生态滞洪景观湖;东侧为云水湖,主要满足休闲游憩等功能需要;五湾由西到东依次为自然水岸风情的月蓝湾、滨水休闲的观澜湾、水岸体验的追风湾、游船娱乐的渔人湾和具有生态湿地风情的流霞湾。“八景”作为景观的深层演绎,即:月之岛、灯之港、帆之滨、舵之向、思之源、风之子、浪之花、思之林。
          ——一山慢行系统景观设计。晋江市规划的“城市山体发展轴”是以八仙山、崎山、罗裳山、华表山、灵源山为依托发展休闲步道,并在山体周围形成慢行圈。展现晋江的“活力之美”、“文化之美“、“城市之美”、“历史之美”、“自然之美”。方案总体布局采用“一链串珠”的布局形式,通过慢行系统的设计连接灵源山、紫林寺、草庵寺公园、重要居住区、行政区等景观、功能区和文化点。该布局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各景观节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很好地阐述了城市、山地、绿地、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尊重山体绵延的自然本底,充分利用地形、植被、水系等自然资源,结合市域生态廊道、生态隔离绿带等构建绿道,使分散的生态版块得以有机地连接。
      ——一水慢行系统景观设计。慢行系统规划中的九十九溪浦沟河景观段,通过慢行系统将绿洲公园、浦沟河滨水休闲带以“一链串珠”的方式串联起来。近期建设长度约为7公里,面积约为27.5公顷。设计根据不同的功能性质分为绿洲公园段、生活文化段、休闲运动段、滨水公园展示段、沧海桑田段六个不同的区段。
     总体定位以都市文化为载体,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道路两侧绿地而创建新晋江文化生态、休闲的滨水绿地,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对区域绿道网起到贯通的作用。主打滨河生态休闲文化,通过慢行系统景观项目提高浦沟河两岸及周边环境品质,为市民提供一个游憩、参与、体验晋江文化及休闲生活的休闲场所,并结合园区内的休闲、体育运动设施的建设,达到修身、养性、齐家的休闲目的。
      ——宁波植物园。基地位于镇海新城南、北两片区的结合部,毗邻宁波外环线,绕城高速内,距离宁波市中心约12公里,交通便捷。范围为西起世纪大道,北至永茂路,南至北外环路,东至爱登河。项目规划总用地约141.3公顷。区域地势平坦,无山体,洪镇铁路从中穿过。方案规划利用原来的老铁轨,开展植物园的科普展示、旅游和休闲的观光设计。整个植物园根据规划不同分为植物园核心区、泛植物园两种类型。植物园核心区主要体现植物的收集、引种、展示等,要封闭式管理。规划有7个特色园,13个一般专类园。
      ——泉州(海西)植物园。该园位于泉州市洛江区河市镇山边村,毗邻俞大猷公园,规划总面积321公顷。该址距泉州市区约25公里,车程约30分钟。项目设计以植物顽强的生命力为植物园设计精神,以植物伸展的枝干为框架展开延伸,形成植物园主要的“交通”系统;专类园如同植物叶片,生长于植物之上;整个植物园就像一个硕大的植物生命体,在重要的节点以“刺桐花”为概念演变成特色的建筑,分布在园区各个重要地。植物园总体规划在遵循布局合理、特色创新的原则上,总体规划呈现两山、四水、八区、二十四园。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