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报:2013-11-18
□记者 张玉明 通讯员 杨建明
天高云淡、万里晴空的日子,倘若人们从高空俯瞰申城,会惊讶地发现,有一艘巨型“航母”赫然停泊在上海中心城区西侧的车水马龙之间。 那庞然大物是何物?那是尚未全面竣工但已经“启航”的亚洲最大、全球第四大型商业中心“超级航母”——上海月星环球商业中心。该建筑由英国著名设计师泰勒设计,建筑物外形轮廓就是一艘航母造型。 这首“超级航母”有多大?占地面积66527平方米,相当于三艘辽宁舰、10个足球场。 打造这艘“超级航母”,足足需要五年多时间。打造这艘“超级航母”的指挥员,是上海建工二建集团第五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上海二建月星环球商业中心项目经理刘家骥。本文记述的是刘家骥用自己的智慧和奉献浇铸“亚洲第一航母”的故事。 梅花香自苦寒来 日前记者到工地采访见到刘家骥。他身材颀长,操一口上海口音,思维敏捷,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精干”。 刚届不惑之年的刘家骥,是一个很有思路的人。据说他围棋下得不错,无论下棋还是走人生之路,他都视野比较开阔。1996年一脚踏进上海二建大门后,他就勤奋地向着一个方向努力,不久令人惊讶地在上海滩第一批评定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过程中脱颖而出,取得一级建造师、一级项目经理资格证书。嗣后十多年,组织上为培养他,曾安排他多次转换工作岗位,他在每一个岗位上总是那么注重学习、积累。这些积淀实际上成为他来日第一次出任项目经理,便成功驾驭一艘“超级航母”的铺垫。 月星中心2009年9月开工,刘家骥是2011年2月出任项目经理,当时,该工程基础工程尚未完成。刘家骥来到月星中心后,便全身心扑在了工地上。不管春夏秋冬,他一天的日程安排大抵是:每天早晨7:00多到办公室;白天很少坐办公室,大部分时间在工地上转;晚上5:00下班,5:30召开施工协调会,会议开一个多小时;晚上7:00与业主碰头,讨论当天施工协调会上梳理出来的该明确的问题、确认当天相关签证、然后与业主一起到现场实地查看施工进度,一般总要查到晚上1点,有时与业主在现场商量问题,一直要忙到次日凌晨一、二点钟。 刘家骥刚到工地时,小孩还在上幼儿园,爱人工作也很忙,接送孩子的事只能全拜托年迈的父母。 真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细腻的网格化管理 “超级航母”泊于上海普陀区东侧,东接凯旋路、轨道交通3、4号线及金沙江路站,西临中山北路,南侧为宁夏路、与地铁13、3、4号线零转换。该工程地下3层、地上4层裙房、两幢45层塔楼,主楼高195.5米,主楼区地下空间最深处达26米,总建筑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成后的上海月星环球商业中心将是一座以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为主题,辅之以甲级办公、五星级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建筑群,也将成为亚洲最大、全球排行第四的大型商业中心“超级航母”。 该工程由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总承包。由于工程浩大,施工高峰时专业施工队伍逾百支,施工人员逾3000人,花名册上加上专业分包主要管理人员就有256名。这给实施总承包带来很大的难度。刘家骥很清楚:一个工程要做好,必须上下一条心。这恰如下围棋,一个局部出问题,则满盘皆输。他采取集中统一总体管理下的细腻管理。整个工程实行分区分块网格化管理,每一个管理岗位做到“定人、定区域、定标准”和“分工明、任务明、责任明”,实现操作标准化、施工规范化、质量程序化,以此为依托,增强项目部的执行力,落实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他奉行过程保证结果的理念,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坚持以进度计划为抓手、以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结合联合大检查方式为手段、注重技术经济资料的及时确认办理,形成了有效的总承包模式。认真分解节点目标、落实各项资源配置、使总进度受控,并在日常政府监管检查及市民巡访评比中获得广泛好评。 他赏罚分明:对优秀分包商予以奖励;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通知整改、并处以罚款,情况稍严重者通报批评;有3家业主指定分包商时常有不合乎总承包管理要求的行为发生而屡教不改,被刘家骥终止了合同关系。凛凛“军威”,确保了工程优质、安全、高速、文明地有序推进。 古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刘家骥在同事中享有甚高的威信,庶乎近矣! 从容面对数千份图纸修改 该工程施工管理的最大难题是“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该建筑的初步设计是英国人,而深化设计单位则很多。乍到工地,刘家骥稍感惊讶:基础工程已完成过半,“超级航母”尚无完整图纸。刘家骥接着面对的是:经常是每天下午5:30左右拿到后续施工图纸,而这些图纸往往无法做下去,需要业主来拍板。项目部的同志粗粗算了一下,自刘家骥来到工地以来,已有图纸修改单2000余份,平均每个工作日发生3份图纸修改签单。 刘家骥一方面把图纸修改签单工作做得很细,滴水不漏;另一方面,他总是凭借自已及项目部一些“老法师”经验丰富的优势,想业主所想,为业主出招,从而深得业主信赖;同时,他不辞辛劳,应乎“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的现实,每天下午5:30召集相关人员开会研究刚拿到手、还带着体温的图纸,同时当即调兵遣将,安排后续的工作。 在前所未有的特殊困难面前,刘家骥从容不迫、指挥若定,显示了卓越的才华。 他更象是一位“阿哥” 刘家骥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同时,注重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一个不断学习的理念和氛围,使工程建设与提高员工素质同步发展,使全体员工成为一支善学习、会思考、精管理、敢创新的学习型团队。同时,他注重构建和谐工地,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开展立功竞赛活动,组织好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对抗赛,同工种擂台赛,节点达标赛等,通过竞赛活动,调动全体项目员工和各施工分包队伍的积极性,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文明标化的如期实现。 项目部一半以上是工龄3年左右的小青年,刘家骥非常注重传帮带,注重以项目班子成员勤政廉政、高效务实的形象及其真诚待人的亲和力、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增强凝聚力。在连续作业的情况下,他十分关心员工的吃、住、行和休息。他时常如同朋友一样寻隙进行沟通,以及时掌握小青年的思想动态。他时常带着小青年到工地上巡查,在施工一线进行传授、点拨。项目部小王工作很出色,正处于热恋阶段,但因工地上极忙,无法与女友碰头。刘家骥知道后,专门托人买了电影票送给小王,“责令”和女友一起看场电影。小王和女友非常感动。项目部小郭父母在外地,他在上海购房后没时间搞装修,刘家骥给他提供了一些帮助。青年们说:“刘家骥是领导,更象是‘阿哥’。” 今年,已是“超级航母”建设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工程建设得到了业主充分认可;刘建航、叶可明两位院士率专家组两次到月星考察,对该工程建设给予高度评价;2011年,该工程被列为普陀区消防演练观摩工地,并成功举办市质检站组织的“逆作法经验交流会及现场观摩”活动;2012年该工程通过市文明工地评审。 目前,“超级航母”已完成80%工作量。30万平方米的裙楼商场已琳琅满目开张营业,两幢塔楼也已进入装饰与设备安装阶段,刘家骥率项目部正全力以赴向新的目标前进。2014年底,“超级航母”将撩开面纱,为大上海奉献一道新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