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城市导报:装配式住宅建设的“马前卒”——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探索PC建筑施工的创新之路

日期:2013-12-06     点击量:

一名工人正在矫正刚刚吊装就位的墙体 

 

海上传奇施工现场 

 

2013-12-6    城市导报

本报记者 李慧华 通讯员 赵 颖
 


  住宅产业化建设,正成为越来越多地区和企业关注的焦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品住宅和保障房建设当中。日前,记者走进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承建的、位于浦东御桥路御青路交界处的上海地杰国际城B街坊项目(以下简称:海上传奇)工地,探访项目部在88米的上海最高PC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

  PC建筑,也就是通常我们俗称的“拼装房”——它的全称是预制装配式住宅,就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的住宅,在欧美及日本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

  “拼装房”只是对部分零件进行了预制,在施工现场过程中还要和墙、柱等一起浇筑,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搭积木”。正是因为有了现浇的柱、梁、墙等和预制构件的紧密相依,所以丝毫不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安全使用功能。

  PC施工五建在沪开先河

  早在2008年,当人们对于PC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时,五建集团就成了上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时参与施工的上海建工房产开发的康桥6号地块项目4号楼,想尝试做集房产开发、设计、构件加工、现场施工于一体的集团预制保温墙板应用工程,这也是上海最早研发采用预制复合保温围护墙板技术。

  4号楼是一幢典型的14层小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39米,建筑面积6616平方米。外墙板采用预制复合保温外墙,由70毫米厚外墙板、150毫米厚EPS保温板和50毫 米厚内墙板组成,楼板及剪力墙采用现浇形式,预制率为15%左右。

  五建集团项目部在没有标准参照、没有前车可鉴的情况下,依靠集团的技术力量,克服了不同于传统施工所带来的现场协调、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

  第一次尝试做PC项目,五建集团就尝到了PC所带来的益处:

  ——按照目前并未规模化的生产测算,PC建筑比传统建设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安全没问题,因为预制的楼梯、外墙等运到施工现场,也需要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搭接,并不是简单地连接。每个楼板内都贯穿着钢筋,房屋结构非常结实。

  ——与传统建造的住宅相比,构件精度更高,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它采用轻质隔墙体系,业主可根据需要变更装修。

  ——在房屋使用过程中,PC住宅更节能环保,如新型的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

  ——对创建绿色施工工程大有裨益,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一般可节约材料20%,节水60%左右。

  而通过在康桥6号地块项目的实践,五建集团还完成了上海市建交委立项课题《复合保温围护墙板工业化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内容研究及验收,获得重要科研成果,诸如在PC住宅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节点冷桥,提高墙板保温性能;如何合理设计构造节点,改善节点防水防渗性等五项科研成果。这一课题获“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次“吃螃蟹”,就尝到了“螃蟹”的“美味”。五建集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PC住宅必将成为未来上海着力推广的建筑产品。

  为了有更好的经验积累和实践运用,在以后的几年里,五建集团积极参与预制装配式结构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目前共计完成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涉及多种结构体系,工程遍及上海、广州、深圳、佛山等多个区域。如七宝35号地块项目,上海万科推行PC施工的“第一批试点”项目之一;广州EF组团项目,目前国内预制装配式住宅“最高建筑”(30层,94米);浦江镇128-3地块工程项目,15、39号楼的预制率大于70%,是目前国内预制装配式住宅“预制率较高”的项目。

  精心打造上海最高PC住宅

  在海上传奇项目工地,五建集团广州分公司的施工负责人吴聪聪是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别看他参加工作没几年,但说起正在施工的11万多平方米的海上传奇,胸有成竹。

  海上传奇项目由一个1万多平方的地库和8个单体组成,最高27层,7层以上为PC预制结构,外墙板、楼梯、空调板和阳台板都是工厂预制后运到现场吊装的,项目预制率达到了32%。

  “施工现场最大的问题是协调。”吴聪聪告诉记者,“从7层以上开始做PC结构,在吊装的过程中,都是多工种交叉施工,有近50个工人,非常考验现场管理的能力。”

  记者在8号楼第14层操作层面看到,四五十个工人,有的在绑扎钢筋,有的在做构件矫正,一旁一个钢丝绳正吊着一块阳台板缓缓落下……吴聪聪介绍说,这个项目上最大的PC板重量达到6.3吨,最多的PC构件每层有51块。有四栋楼是27层,高88米,其PC加剪力墙结构形式,是上海目前住宅中最高的。

  为进一步将节能降耗进行到底,甲方引进了新的模板体系(铝模),将PC结构和铝模一起应用,这种形式在国内也是首例。这样的组合应用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损耗,增加了模板材料的周转,减少了木材的用量。项目部还在PC施工中创造性地应用了自动提升式脚手架,这在五建集团以往的施工中都不曾有过。

  “如果你是项目经理,是否愿意做PC项目呢?”面对记者的提问,吴聪聪坦言:“PC项目施工,于施工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比传统施工项目差,但在文明施工、绿色环保方面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PC住宅利国利民,尽管对施工企业而言利润可能薄了些,相信随着PC建筑的推广,这样的局面会得到改善。我们已经在尝试,并将为继续推广PC而努力。”五建集团广州分公司的总工程师方怡如是说。

  欲做行业PC建设翘楚

  从上海市配套商品房南汇康桥镇6号地块,到上海万科七宝35号地块、万科青浦重固项目、万科广州EF组团项目,再到正在建造中的海上传奇和上海浦江镇128-3地块工程,五建集团在PC住宅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技术创新,一个项目带一批人才。

  在七宝35号地块万科预制装配式实验楼阶段,为解决预制墙板的现场吊装问题,研制了一套吊点可调式横吊梁,该技术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在康桥镇6号地块,一套高精度组合调节装置的研制,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目前,这两项专利已在万科青浦重固项目、上海浦江镇128-3地块工程等项目中被广泛应用。同时,针对预制复合保温围护墙板技术,形成了2009-2010年度上海市级工法一项,2013企业级工法两项。

  人才、技术的准备,使五建集团欲成为PC建筑的行业翘楚。目前,五建集团围绕预制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辅以BIM技术,尽快在深化设计能力、知识产权方面实现突破。集团上下以开展技术沙龙、创新小组等多种形式推进,确保五建在预制装配式结构领域的领先地位。

  同时,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已列入了五建集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一系列目标和措施,如加快提升中心平台建设,在梁柱节点、预制剪力墙现浇节点、支架体系、吊装矫正定位工艺上形成新工法,结合设计院培养深化设计能力,加快集结构、机电管线、装饰于一体的多功能墙体单元的研发。以浦江镇128-3地块工程高预制率为基础,进行预制装配式工业化生产前后的综合造价分析测算,提高预制装配式结构产业经济优势,大力助推预制装配式结构产业应用化。

  本版摄影 吴立德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