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建筑时报:屡获全国大奖 园林设计出彩——上海市园林设计院2013年度全国设计行业奖获奖项目巡礼

日期:2013-12-13     点击量:

 

建筑时报  2013-11-28

□本报记者 倪超英

    
        时光尚未走到年底,上海市园林设计院(以下简称“园林设计院”)就被一个个年度全国大奖“砸”得满室生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实至名归,园林设计院的功力不凡,成果卓著。
        1.太仓市文化中心图博中心景观工程
       2013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一等奖
       2.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上海园
       2013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二等奖
       3.上海康健园改造工程
       2013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二等奖
       4.上海方塔园局部改造工程
       2013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三等奖 
       5.张家港市城北新区三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2013年度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 三等奖 
        纵观这些获奖项目,无不特色鲜明,设计的理念和手段都超前创新,使获奖志在必得。
        太仓市文化中心、图博中心景观工程:画布上艺术
         位于太仓市上海路、大半泾河、东亭路之间的该项目,规模约10公顷,是太仓市城市中心的公共服务、文化设施景观区。
     首先,该项目在方案阶段就进行了总体风貌控制,根据地块内大剧院、图书馆、展览馆等不同形式的文化建筑和中心广场功能需求,在空间尺度、空间序列上进行统筹考虑,将街区和单位建筑作为“画布”,体现“艺术型、园艺型、生态型、科学型”等设计理念。其次,将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在具体设计中,使硬质景观、植物配置、雕塑小品等各个表露在外的元素突破传统景观设计框架,创作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再次,设计尽量确保水电等综合、隐蔽管线工程经济,避免管线重复交叉,确保形成整个地块外在景观风格统一,内部设施完善、互补互利,艺术化与科学化相结合。
        康健园改造工程:历史与现实的景观对话
     康健园70多年的建园历史,蕴涵了宝贵而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显著的自然景观优势,它们是公园历史文化的见证,是公园特色的体现,并且成为公园改造更新的良好基质和潜力。该项目改造以公园的历史、现状为基础,以对游客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尊重现状,合理利用资源,采用改造保留紫藤架,对其进行结构加固和外立面整修,用塑木进行外装饰的方案。注重挖掘和保护以芙蓉厅、“六间头”(茶室)为代表的,体现康健园日式建筑风格的文化内涵。在茶室的改造中,大量采用具有日式风格代表性的建筑元素和色调,使建筑的日式风格得以延续,既保证了园内建筑风格统一,又传承了康健园的历史文化。在铺装面层改造中,以透气、透水的生态环保材料为首选,局部区域采用废弃轮胎再生橡胶铺成的渗水型路面,兼顾美观性,发挥最佳的生态效应。建筑立面改造上大量采用日式建筑中的元素——木隔栅窗、白墙等,使建筑内外更通透,增加建筑自然采光的面积,在落实节能环保的理念同时,日本传统建筑的风格也得以呈现。始终以游人的角度和视点来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
        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上海园:生态的回声
     设计中突出展示上海近年来绿化发展的成果及对世博会科技成果的应用,从低碳节能的角度出发,把对能源资源的关注体现在园林设计中,探讨未来园林发展的方向。
     上海园依山临湖,景观视线良好,竖向设计与总体设计相呼应,因地制宜就地填挖塑造地形,平衡土方量。同时以自然排水为主,人工排水为辅,合理储蓄雨水。根据其竖向情况从上至下大致分为远景环抱、中景展览、前景过渡三个空间层次。
     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手法。设计构建了“绿岛”环绕的功能布局形式。主要展示空间建在中心区域,使之独立成景。环绕四周的绿化景观对周边城市展园进行了遮挡和修饰,同时借用园外美景(如:园博会中心塔),使上海园融入整个山地园林景观之中。生态的回声在设计中全面响起,一是生态绿化技术,加强绿地的碳汇功能,以“立足生态、体现自然、合理布局、突出主题”的生态绿化设计原则,形成层次丰富、植物多样化的绿化空间。二是生态可持续技术,雨水收集、净化技术,透水铺装技术、垂直绿化技术修复山体、LED、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节能技术、雾喷降温技术等全面得到应用。针对当地高温炎热的气候应用。
        上海方塔院局部改造工程:轻掸历史的尘埃还其俊朗的面貌
        方塔园是集宋、明、清朝文物建筑的经典园林。整改设计理念是:尊重历史、维护其灵魂与精髓,修旧如旧;大胆采用现代的修缮方法和材料,但绝不能超过古建筑历史层理所能承受的量度。做到:“轻轻抖去历史的尘埃,还方塔园原本清新俊朗的面貌。”使其成为上海及外地游客旅游、休憩的首选之所。方塔园简练的笔触、朴素的处理、融通自然等设计手法及其清新的意境构思反映了自然生态的哲学观及中国诗歌的时空转换之理念。改造保持了公园风骨、特色及基本格局,效果注重公园风格的整体协调、统一,做到“尊重现状、最小干预、因地制宜、补缺拾遗”。改造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及便民设施;增加科学管理设备,以利管理和维护;以更加丰富的内涵、优美的园景、整洁的环境成为松江甚至上海的城市名片。采用现代的修缮方法和材料:喷洒化学除草剂除杂草防漏雨。添加现代的三元乙丙防水沥青卷材。用环氧树脂治理柱子裂缝。弃用旧式广红漆,采用现代聚氨酯类685漆。轻钢结构选择红棕色系哑光漆。拆除观演台、碰碰车等游乐场,增加绿地及休憩设置。混凝土预制板路面改为青石园路。并创新性地引入“生态与景观并重”现代科学理念进行绿化整改,强调生态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设与全园设计风格相协调的电子布告显示屏及监控设施,强化人性化、科学化管理。
        张家港市城北新区三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
        文化特质在景观风貌中凸现
     张家港市城北新区三条道路景观绿化工程项目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城北新区,由长兴路、振兴路、华昌路三条紧邻的道路构成,其中长兴路、振兴路为新建道路景观设计,华昌路为道路景观提升设计。项目总面积约25.6公顷。设计通过空间尺度控制、景观形态、景观段落、序列构建,凸现“园艺、简洁、大气”的整体道路生态景观风貌,是对于张家港乡土植物特色、地方文化元素的进一步挖掘与体现。打造兼具生态性、标识性、文化性、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科技性的国际化高品质景观道路绿化,从而凸现张家港“灵秀、绮丽”的文化特质与景观风貌。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