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建筑时报:心中有“中心”——记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第五工程公司上海中心机电安装项目部

日期:2014-04-04     点击量:

杜天慧 殷庆/撰稿 施亚明/摄影

  

建筑时报  2014.3.31 
   

        3月,春雨濛濛,我们穿过上海中心工地,去地下室第五工程公司上海中心项目部采访。一路上蜿蜒起伏,泥泞不堪,道路曲曲折折,实际上,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也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工期紧、设备安装量大、技术要求高、超高空作业……安装施工所遇到的各类形形色色的难题,都是史无前例的。实际上,在上海中心工地,每一位建设者,都是用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一项项艰巨的任务,没有豪言壮语,而是十分质朴的、掷地有声的以一种平凡、敬业的姿态,为这幢大厦的建设默默奉献着。
     在现场施工协调会上,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永明多次提到,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是安装集团这几年超常规发展进程中特定条件下的机遇,是转变企业商业模式,提升总承包、总集成能力最好的载体,是树企业品牌最好的平台。因此,要迎难而上,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毅力,自信、自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实现出精神、出人才、出劳模、出成果、树品牌的目标。安装集团总裁徐建东要求项目部,要努力踏准业主要求节拍,抓好工程施工进度节点,要积极探索形成总承包管理模式,要制定计划、预案,加强技术课题研讨,要重视人才培养,为安装集团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和积累总承包管理经验。
     实际上,这项重点工程分分秒秒的建设进程,始终在人们的心中。
     实际上,关心建设者工作与生活,也始终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春节前夕,安装集团工会主席张国伟,集团副总裁、上海中心上安机电安装项目部经理张勤等领导,在上海中心工地,亲自组织安排了3辆大巴车,将近百名农民工兄弟送往返乡团圆过年的路程,并发放新年礼物,让农民工兄弟把温暖与喜悦带回家……
     当我们采访结束走向工地时,雨停了。被雨水洗涮过的天空一片湛蓝,春光无限,崎岖泥泞的道路也变宽敞了。此时,抬头仰望,上海中心大厦正穿云破雾,高耸云天。心中的目标和期望,经过智慧的创造,汗水的浇灌,也越来越近了。最近,被誉为整座大楼供电系统大动脉的110KV总变电站一次受电成功,并已安装完成各类管道30万多米,电缆电线敷设140万多米,风管安装15万多平方米,各类设备安装就位近5000台(套)……
     其实,围绕着“中心”,还继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有一句话叫“围绕中心”,可为什么仅仅是“围绕”呢?对上海建工安装集团第五工程公司上海中心机电安装项目部的员工来说,自2011年起,他们就把“中心”揣在了心中,因此,“中心”就是他们心中的“中心”。
        
     从2011年启动项目那天起,第五工程公司总经理胡俊就开始扳着手指头过日子了,因为此前已经向业主作出了承诺:从中标到办公区域开业,只需三年!当初,由国外公司承接的金茂大厦机电安装项目还做了整五年呢。上海中心大厦远比金茂大厦高得多,施工作业的危险程度也与之齐高;再说,上海中心大厦的机电安装项目也远比金茂大厦复杂得多,不仅因为整体结构是一个不规则的圆筒,下大上小,9个区都有旋转角度致使每个区的内外结构都不一样,且不说其他难点,光是材料、设备的垂直运输就是一只“拦路虎”,更何况双层玻璃幕墙去凝露功能和起暖空调作用的翅片散热器系统是首次施工,还有雨水收集系统等必须保证通过国际环保节能认证……每一天有每一天的思考,一天都不能停;每一天有每一天的进度,一天都不能拖。
     虽然不时地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冒出来,但施工还是在紧张却有序的氛围中进行着。
     到去年8月3日,上海中心大厦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机电安装施工就进入了冲刺阶段。总经理胡俊知道这是机电施工的关键期,就干脆直接对口项目部,在现场蹲点,协调、解决在执行总进度计划时遇到的关键问题。其他相关领导也绷紧了各自的弦,为了确保送电、送水、送冷等关键节点的完成,每天都有上千名施工人员作业,施工现场呈现出作业点多、面广,交叉施工频繁的态势,生产副总经理、安全总监苏培敏,安全部经理张德荣两人就始终驻守在现场,重点加强与各分包单位的协调,加强现场教育、巡查、整改力度,细查危险源并及时落实解决措施。在上海中心工程施工中,临电、临水管理是一项责任重大却又非常繁杂的工作,桁架层施工时,需同时使用36台/11KW焊机和3台塔吊/80KW,用电量超出负荷,很容易发生事故,于是,就得组织召开相关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参加的用电协调会,采取错时、限量供电措施。此外,材料、设备的供应工作也决定着工期与质量目标的实现,5000多台动力照明非标配电箱内部组件由8家生产厂家供货,能否及时供货与安装影响着整个送电节点的完成,供应部经理曹斌就在现场办公,协调推进深化设计,催促生产厂家及时合格供货,加快现场安装进度……
     每月一次的现场办公会,成为一项雷打不动的制度。现场办公会由工程公司领导班子带队,工程、质量、安全、财务、合约、市场、材料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上午对工地现场进行实地走访,检查监督,下午分析点评,就具体问题进行商讨,共同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然后及时解决在现场,为施工提供保障。
        其实,一路的施工,就是一路的征程。
     面对工期、质量等控制目标,面对许多首次遇到的新系统安装带来的施工难题,第五工程公司上海中心机电安装项目部成立了QC小组,在青年项目经理应晓风带领下,勇克难题,勇涉险滩,实施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创新。
     在组织实施首次施工的玻璃幕墙消防喷淋系统安装时,由于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困难重重,QC小组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实现重大突破,相继克服成本、工期等带来的困难,确保施工的顺利推进。当时正值盛夏,工地现场气温高达摄氏40多度,管道工程师鲍靖坚持随时到楼层测量现场数据,核对设计图纸,更正图纸与实际不符的细微之处,经设计方确认后,再尽快编制加工图指导施工。一个多月下来,人黑了,瘦了。可是他的汗水没有白流,因施工方案先进,工期、质量完全受控,同时还节省工程造价上百万元。具有玻璃幕墙去凝露功能和内外幕墙之间区域暖空调作用的翅片散热器系统是首次施工,QC小组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精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安装作业位置处于结构临边跳空区域,经多次挑选与比对相关产品后,最终确定以悬挂于钢索的双层吊篮为临空作业平台。其间,应晓风起早摸黑,每天工作都在12小时以上,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并曾两度推迟婚期。同事们多次劝他,他总是朴实回答说:“离开工地我不放心,心里不踏实啊!”因攻坚成果显著,第五工程公司上海中心机电安装项目部QC小组荣获上海市QC成果一等奖、全国QC成果二等奖。
     上海中心大厦垂直运输材料、设备品种数量多、重量重、高度高、吊装次数多、技术难度大、周期短,加上上海中心大厦整体结构奇异,异于其他超高层,这对垂直运输项目部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巨大的挑战。在安装集团从事任何一个工程中,专门成立一个垂直运输吊装项目部,是绝无仅有的。之所以要作出这个决策,是因为“上天入地”:最高607米,上有129层,下有地下5层,每一层都有设备,而更大的难点还在于没有主动权,一旦设备交货轮到要吊装时,幕墙已经装好,结构已经做好,都会给设备的及时到位带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垂直运输负责人袁文根与十多位起重工组成的班组一起群策群力,针对工程实际,优化传统的重心位移法吊运工艺,充分利用晚上6点至第二天凌晨2点的塔吊空闲时间,严格执行吊运方案和各项技术规范,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与安全交底,维护好良好的吊运工况与环境,精心组织实施。经过努力,到目前为止,已顺利完成212批次、近5300吨材料的垂直运输任务,保证了机电安装施工顺利推进。上海中心大厦每一层都有设备,各类设备在数量上多达5000多台,吊装要求不尽相同,譬如,超高层建筑工程400米以上的工况与400米以下是截然不同的,袁文根就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设备吊装方案,并根据现场特殊性专门定制了吊篮,设计了两种规格的升降平台以及可实现对接的接收平台,克服超高层、不能碰到已安装好的幕墙玻璃等难点,圆满完成吊装设备2200台,约3300余吨,设备最大重量28吨。目前,塔楼100层以下设备已基本吊装完毕。他创新设计的超高层建筑设备吊装专业平台,被评为上海建工集团2013年“十佳金点子奖”。
     日前,市安装协会组织专家对第五工程公司上海中心大厦办公区机电安装工程进行了验收评审。经过听取汇报、资料审核、实物检测、观感检查、打分评价等环节,参审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达到市优质结构安装工程的评价标准,一次性通过验收评审。在验收评审过程中,专家组对施工中成功应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灯笼抱箍支架”、“管道减震降噪”、“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系统”、“幕墙散热翅片”等新工艺、新技术,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在上海中心机电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个个“闪亮形象”总在人们的记忆中时时浮现,“闪亮形象”因为有“闪亮精神”。
      垂直运输负责人袁文根清楚地记得:去年7月的一天晚上7点多,正在工地现场组织管道吊运的他接到老母亲从家中打来的电话,说是“你父亲还未回家……”,一听,汗珠子就从他的脸上一个劲地冒出来了。他之所以万分焦急,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已被诊断为老年性智力障碍,走失后万一有个闪失,做儿子的就会留下终生遗憾!此时,他真想丢下手头的工作,立即赶回去寻找,可每天的夜晚对吊运来说都是最宝贵的时机,耽误不得,此外,此刻也不允许有丝毫分心,自己正站在离地面有近400米的楼层位置,哪怕有一颗螺丝落到脚下的陆家嘴地区的马路上,就有可能成为群众爆料的热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只能匆匆地对老母亲说:“等我手头的工作一完,马上去找!”还好当天的吊运任务不重,晚上9点半就结束了。他立即赶到真光路派出所报案并四处找寻,直到夜里11点多,父亲才在专门寻找走失儿童、老人的社会组织的帮助下,送进了真光路派出所,由民警护送回了家。
      党员项目经理李洋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分身乏术”。去年年底,他父亲被查出患食道癌,母亲由于脑梗中风生活无法自理,双亲都住院治疗,双胞胎儿女将参加2014年高考,一时间,照顾老人的事让他焦头烂额。当时,为确保送电节点的完成,地下空间3个1万伏变电所已进入抢工期阶段。面对艰巨的施工任务,他只能将护理、照顾双亲的任务交给妻子和哥哥,自己毅然选择了坚守工地现场。双亲出院后,他特地请了护工,可不久就是春节,护工要回家,说是家里有一个4岁的孩子要照顾,想把这里的活给辞了。李洋急了,不管白天夜里,每两个小时就得给母亲翻身,此外,还要进行鼻饲,这又怎么办呢?急中生智,他让人帮护工把老家的孩子接来,还帮着落实了幼儿园,这样,护工安心了,他也可以安心在工地奋战了。
      在上海中心工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激发了参战员工攻坚克难的斗志,在“中心”这片沸腾的工地上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先后有6位青年员工递交入党申请书,袁文根等3位员工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海中心机电安装工程既是一个育人树人的平台,又是一个凝心聚力的平台。第五工程公司党总支书记姚惠芳深有体会,更是经常亲临一线,为这支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秉承“大型项目锻炼人”、“重大工程出人才”的理念,第五工程公司从一开始就投放大量青年在上海中心项目部。在43名施工管理人员中,其中35岁以下青年员工就有19名,队伍平均年龄仅38岁。为了给青年项目经理应晓风提供有力支撑,第五工程公司专门指派资深项目经理成自辉进行“传帮带”;上海中心工程体量大、造价高、工期长,经济管理难度非常大,为此,特别配置了4名专职经济管理人员进行成本控制,并指定经济管理经验丰富的总会计师顾燕纯对其中两位较年轻的管理人员进行对口带教、实现传承。此外,还量身定制专门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讲师授课指导,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先后组织了15场培训。其中,为了使鲁班软件及EPMIS在上海中心得到广泛应用、达到预期效果,不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业授课,而且安排鲁班算量团队人员深入项目部重新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培训。在随后工程公司开展的鲁班软件比赛中,上海中心获得集体第一名的好成绩。经过一系列教育培训,上海中心工程现有一级建造师3人、二级建造师3人、中级职称13人、高级职称2人。建工集团优秀青年项目经理应晓风、青年文明号副号长华磊、优秀项目副经理鲍靖、优秀青年黄飞等脱颖而出,鲍靖、费佳伟等还通过任职考评,晋升为项目副经理和项目经理助理。
      在这里,奋战在施工一线的农民工也获得了不同寻常的关心。听着老乡念叨着在大上海能找到合意的住宿是如何不容易时,来自四川广元的农民工孔师傅感到自己很幸运。他们的宿舍是按上海建工集团统一标准建设的,共8幢,容纳了上海中心1000多位农民工,并由3位管理人员和7名专业保安日夜两班值守,保证24小时都有管理人员在现场。为了提高通勤效率,工程公司还租赁了两辆公交车,每天早3班、晚3班、每晚21点10分接送加班农民工回宿舍。去年,英国BBC广播电视台摄影师还曾慕名来到现场拍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农民工宿舍的场景。说心里话,在这里从事施工作业的农民工都有一种国企职工的感觉,进入工地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工作帽、防穿刺工作鞋及登高作业安全带,夏天能够发到风油精、毛巾、水壶、盐汽水、紫菜汤、盐鸭蛋等防暑用品和食品,高温天则“做两头歇中间”。一到端午节、中秋节,公司党政工领导还会将粽子、月饼送上工地、送到员工手中……
   
   
   
   
   
      当我们采访结束,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实际上工程仍然在大规模地、史无前例地进行着紧张的鏖战。实际上,或许还有更艰辛的局面在等待着我们,还远未进入尾声的时刻。但,上海中心项目部全体员工信心百倍,仍在发挥着更大的优势,联合更多的力量,打破壁垒,协同合作,团结一致,向着一个个新的目标在挺进,向着一个个新的高度在飞跃。
      实际上,我们在建设“中心”的道路上,始终在迎难克艰,没有丝毫的懈怠,而是鼓足勇气,在和时间对垒,在和困难拼搏,只因我们心中有“中心”。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