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导报 2014年7月4日 本报记者 李慧华 通讯员 俞光忠 6月30日,世界最大的中国博览会综合体——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撩开神秘面纱,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会展中心AB馆率先正式竣工交付使用。此举为今秋10月的“处女展”——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提供了保障。 国家会展中心位于青浦徐泾、虹桥交通枢纽西侧庞,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建筑整体呈四叶草造型,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47万平方米,是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建筑面积的2.5倍。可提供40万平方米的室内展览面积和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览面积,总展出面积是浦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2倍,堪称全球之最。 超大综合体施工难度大 作为集展馆、商业、办公、酒店等为一体的超大型综合体项目,上海建工集团承建国家会展中心的三个“叶片”、一个“花芯”及相关配套设施。首先竣工交付使用的A馆B馆和F1展厅,建筑面积32平方米,展览面积15万平方米。同时交付使用的还有10万平方米的室外展场。整个工程将在2014年底实现全面竣工。 走进新落成的A、B馆,诺大的展厅一览无余,居然没有一根柱子(如右图)!这种“无柱化”的展厅,为当今世界之最。据悉,其中最大1个“无柱展厅”达到2.8万平方米,高32米。 据上海建工集团总裁杭迎伟介绍,施工过程中遭遇了四大难点: ——施工工程单体多、体量大。整个会展中心有13个展览馆,单个展厅的占地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钢结构屋面施工达到26万平方米、幕墙施工达到17万平方米、1万伏变电所47个、强弱电机房407个、空调机房295间、电梯268部。基坑土方约93万立方;混凝土达50多万立方;钢筋14万吨;钢构件近9万吨;金属屋面34万平方米。 ——工程工期紧。虽然整个工期为655个日历天,但是要在今年6月30日确保地铁2号线以北区域的A馆、B馆率先竣工投入使用。 ——施工组织难度大。施工区域周边环境复杂,地铁2号线东西向贯穿整个施工区域,要确保地铁2号线的正常运营。钢结构、幕墙、屋面、机电安装、内装饰等界面相互关系复杂,必须采用一体化施工技术和管理。钢结构施工任务繁重,最高峰单月的加工制作吊装量达到1.5万吨,累计吊装要达到近9万吨。 ——施工要求高。项目部自我加压,工程质量总体目标是确保获得上海市“白玉兰奖”,力争获得国家“鲁班奖”等,同时争创市级安全示范工地、市级文明工地。 大集成大聚合保质保量 那么,上海建工集团在总承包建造这一“超级工程”中是如何攻坚克难的? 建工集团调集精兵强将,组建总承包项目管理部,实施工程总承包和总集成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总承包和总集成项目管理的优势,集聚整体实力,确保国家会展工程高速、优质完成。 ——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项目管理。集团副总裁林锦胜担任指挥长,集团总承包部副总经理陈安民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建工二建、四建、七建、机施、安装集团派出精兵强将参与“作战”。项目管理部以建工集团的整体实力作后盾,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展开国家会展工程的建设。 ——精心组织策划,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程前期,总承包项目管理部就针对运营地铁的保护、土方的平衡、BIM技术的运用、重大施工难点的技术攻关、施工组织的优化、安全文明施工等难题,在管理、技术、质量、安全、科研等多方面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策划准备工作。 ——科学制定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工艺流程。总承包项目管理部科学合理地制定工程总体进度计划,找出关键工期节点,编制施工工艺流程,全面指导施工作业。与此同时,引进先进的BIM技术,实现一体化深化设计,一体化施工管理,不断加快施工进度。 ——加强质量管理、全面实现质量目标。总承包项目管理部实施质量管理网格化,责任到人;实施样板先行的质量管理,全面推行施工工艺流程,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质量。 目前,国展中心项目已完成上海市优质结构和钢结构“金刚奖”的初步验收,并获得了“上海市重大工程文明工地”的称号,总承包项目管理部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