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华建筑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上海建工强势角逐“拼装房”市场

日期:2014-08-07     点击量:

中华建筑报  2014年8月1日 

      7月29日,在上海松江区洞泾镇银泽路以南的国际生态商务区14号地块,由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承建的3栋22层、高62.75米、总建筑面积达3.35万平方米的预制装配(PC)住宅实现主体结构封顶目标。这标志着上海建工建造的预制装配住宅面积已超过百万平方米,创下了国内单个企业建造PC住宅的面积之最。
       所谓PC住宅,也就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的简称,俗称“拼装房”。也就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组装建成住宅。在欧美及日本,PC住宅被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被比喻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实际上,“拼装房”只是对部分零件进行了预制,并不是想象中的“搭积木”,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还要和墙、柱等一起浇筑,因此丝毫不影响建筑的抗震性和安全性。而且,PC住宅更节能环保,如新型的墙体保温层保温效果更好。整个施工过程也十分“环保”,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装配,可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和建筑污水,降低建筑噪音,降低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排放,可最大限度减少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据介绍,一般脚手架用量减少50%以上,可节约材料20%,节水60%左右。
      正因为如此,就在不久前的6月,上海市发布了《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被认为是上海吹响了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号角”。因为文件中规定各区新建建筑中,装配建筑所占的比例: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上海每年新增的住宅面积大概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50%就有500万平方米,如果按照每平方米2000元的造价来推算,单单住宅领域的PC化就牵动至少100亿元的市场。如果算上各种公共建筑,市场规模将更为庞大。面对上海这个估值达到百亿元级别的细分建筑领域,上海建工正在全力角逐。
      其实,早在2008年,当人们对于PC建筑施工的认识还处于起步阶段时,上海建工集团就成了上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海建工当时想在参与施工的康桥6号地块项目4号楼尝试做集房产开发、设计、构件加工、现场施工于一体的集团预制保温墙板应用工程,这是上海最早研发和采用的预制复合保温围护墙板技术。4号楼是一幢典型的14层小高层住宅楼,建筑高度39米,建筑面积6616平方米。外墙板采用预制复合保温外墙,由70毫米厚外墙板、150毫米厚EPS保温板和50毫米厚内墙板组成,楼板及剪力墙采用现浇形式,预制率为15%左右。
      上海建工集团在没有标准参照、没有前车可鉴的情况下,依靠集团的技术力量,克服了不同于传统施工所带来的现场协调、技术保障、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问题,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任务。上海建工也由此拉开了角逐“拼装”建筑市场的序幕。
      随后上海建工集团又于2010年10月建造了目前国内最高的PC住宅——万科广州EF组团项目,8栋总建筑面积10.19万平方米,其中3栋为30层、高94米。同时,上海建工承建的浦江镇128—3地块1栋总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的PC住宅,预制率高于75%,为目前国内预制装配率最高的住宅。目前,上海建工承建PC住宅的脚步已经遍布天津、北京、广州等7个城市。
      上海建工围绕预制装配式结构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着力在深化设计能力、知识产权等方面实现突破,确保在预制装配式结构领域的领先地位。目前,在PC住宅方面已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1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形成国家级工法1项,市级工法2项,成为获得PC住宅科研成果最多的企业。
      据悉,目前上海建工正在承建的预制装配住宅的面积达37万平方米。而在浦东周康航基地投资开发建设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PC住宅项目也已完成设计,力争在年内动工兴建。 (李 蕾)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