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城市导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上海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步伐

日期:2014-08-29     点击量:

城市导报  2014年8月29日

       本报讯 (记者 李慧华)“今后,一定可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8月28日,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董事长范毅在接受沪上媒体记者采访时的豪言壮语,令人看到了装配式(PC)建筑的美好前景。

       自国务院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后,上海密集出台绿色建筑和建筑工业化产业政策——2013年8月15日,上海颁发政府令,《关于本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今年6月17日,《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颁布,要求今年25%的供地面积采用预制装配式方式建造,2015年这一比例为50%,到2016年外环以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只要适用PC建筑技术的,原则上需全部采用PC技术建设。

      这一堪称史上力度最大的“绿色”建筑推进政策,预示着装配式建筑的春天来了。8月7日,市委书记韩正前往位于临港的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调研。在实地察看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装备和建设成果后,韩正指出,要把装配式建筑发展作为提升建筑业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机遇和载体,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在远大住工临港奉贤园区工厂,技术工人像制造零部件一样,不断制造出房屋建筑的内外墙、楼梯、钢筋固件等构件。远大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机器加工的构建、钢筋,精度误差都控制在毫米内,彻底颠覆了建筑产品粗放的概念。用这些构件在工地上直接“搭积木”般装配住宅,整体交付时间比传统快50%左右,而且节能环保、质量更为可靠。

      在位于张江、由万科地产开发的翡翠公园项目,记者看到,28层的高楼已经建至12层,而外脚手架仅搭到第5层。万科翡翠公园项目一期标段负责人孙栋杰告诉记者,项目采用的是万科第四代PC技术体系统,面砖一次反打成型,无外架施工。作为国内最早探索建筑工业化的房地产商,万科集团已在上海实施工业化项目共计127万平米,已交付规模在上海占比80%以上。

  上海建工作为上海建筑工业化实施较早的施工企业,早在2007年2月,旗下二建集团建造的上海万科新里城2栋14层的预制装配住宅,是国内产业化住宅首批试点工程。2010年10月,五建集团承建的万科广州3栋30层预制装配住宅,是当时国内最高的PC住宅,最近,五建集团承建的长沙城际新苑实现了34层、高96.85米预制装配住宅的新突破。

  作为“全产业链”模式的探索,上海建工已形成了集房产开发、结构设计、构件加工、现场施工于一体的预制装配住宅的产业链。先后完成了23个预制装配住宅项目或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建工集团旗下各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已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13项,形成国家级和市级工法7项。

  同样,上海城建集团和宝业集团,在装配式建筑的探索上也颇具成绩。上海城建集团虽然起步晚,但投入大,自成体系,不仅成立了上海第一家住宅产业中心,同时投资建设了目前上海在建规模最大、最先进的两条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自动化生产线,明年竣工后,将达到300万平方米的年构件产能,加上原有的100万平方米产能,两项相加将覆盖上海今年50%需求。

  而宝业集团也加紧装配式建筑的研发、设计和建设步伐,2013年成立了建筑工业化研究院,其PC工厂也将落户上海,意欲分享建筑工业化的巨大“蛋糕”。宝业在装配式建筑中独特运用的双层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也为行业的PC进程提供宝贵的借鉴。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