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东方早报:上海力推新建住宅“拼装”建造

日期:2014-09-05     点击量:

装配式建筑由于环保、节能等优势,正在上海推广。

2014-08-31东方早报

       徐晓林 早报资料

       何为装配式建筑
       全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俗称为“拼装房”,就是将住宅的部分或大部分建筑构件,如外墙板、预制柱、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楼板、空调板、阳台板等在工厂预制完成,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组装而建成。
      在欧美及日本,这类住宅又称作“产业化住宅”或“工业化住宅”,被比喻为“搭积木”或“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早报记者 李继成
      约两年之内,上海外环线以内新建的住宅楼将全部采用装配式方法建造,这种像“搭积木”一样用预制楼板等“拼装”起来的房屋质量如何?
  连日来,早报记者走访上海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万科、上海建工、上海城建等单位,获悉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完全有保障。但业内人士担忧,在政府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情况下,是否会导致市场良莠不齐、恶性竞争等情况出现。
  不过,由于有建设周期短、节能环保、质量相对普通建筑更可靠等优点,根据《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上海各区县在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今年不低于25%,明年则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应设立门槛,防止负面影响阻碍装配式建筑发展。
  并非全部“搭积木”
  上海建工集团总工程师龚剑表示, 近年来,建筑有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对环保的要求也逐年提高,需要大量节地、节材、节能、节水的绿色建筑,而这些正是装配式建筑的特长。 "拼装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搭积木",因为,预制构件还需要在现场与梁、柱等一起浇筑,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和安全使用。”龚剑说。
  与现场浇筑的传统工艺相比,“拼装房”可以节地约20%、节材约20%、节能约70%、节水约80%,还能大幅减少施工期间的噪音、粉尘等,这也是政府部门大力推进的重要原因。
  早报记者连续两天走访上海多家实施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单位,获悉全市今年建设的装配式建筑总量可达200万平方米,两年后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上海万科、远大住工、宝业集团、上海建工等单位均表示,目前上海装配式建筑所需的各种预制构件的产能,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造价虽高但维修成本低 相比于传统现浇的盖楼方式,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眼下仍比较高。
  上海万科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两栋住宅装配率近30%,每平方米造价比传统现浇方式高出约300元。其他企业的情况也类似。
  上海万科的技术人员介绍说,采用装配式技术,工期能相应缩短3-6个月。远大住工称,根据其经验,装配式建筑的体量如果达到10万平方米,其造价基本能与传统建筑方式持平。
  华东建筑设计院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李进军表示,建筑成本不能只看造价,还要考虑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装配式建筑日后维修成本比较低。
  他举例说,用传统方式建造的住宅,渗水和外墙脱落是常见病。而装配式住宅的外墙除了装好窗框,连墙砖也在工厂里贴好。这种一体化的生产,使外墙面砖粘得更牢,窗户也能实现“零渗漏”。
  上海万科从2010年至2012年有约1700套住宅交付使用,这些采用装配式技术建造的住宅中仅一处出现外墙渗漏。
  需防恶性竞争偷工减料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这块“大蛋糕”,上海现有的几家从事装配式建筑的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力争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远大住工年产60万平方米建筑构件的上海一期今年投产后,计划明年建成年产300万平方米的上海二期。上海城建计划明年新增300万平方米的产能。
  上海城建集团科学技术部总经理林家祥强调,要防止出现恶性竞争、偷工减料的现象,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李进军认为,应对装配式建筑市场设立门槛,同时政府部门加强市场监管。”
  预制装配率达15%以上,就为预制装配式住宅。市建管委相关人士表示,今后可能提高这一标准,对于装配式住宅还有一些鼓励措施会出台,并考虑加强市场监管。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