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东方网:揭秘上海建工打造“上海高度”的方程式

日期:2014-09-26     点击量:

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接受采访

东方网   2014-09-25   作者:方翔

  468米的东方明珠塔、420.5米的金茂大厦、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建设的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的上海城市大建设中,每一个上海高度的新纪录都在上海建工人手中诞生,每一项建设新速度都是上海建工人创造,每一座标志性工程建成都与上海建工名字相连。上海建工创立61年的发展史,就是参与和见证国家和上海城市的巨大变迁史。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在国庆65周年前夕在接受沪上网络媒体专访时,讲述了上海建工打造“上海高度”的方程式。
  作为一名“老建工”,徐征自从大学毕业就在上海建工工作。“在上海建工的发展史上,近10年是发展最快的10年。”徐征说,“上海建工共在全国27个省市,建造了2700多项工程,目前上海以外的合同额超过了40%,国内1+5+X的区域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据介绍,“1”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区域实行同城化市场开放策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经营格局。“5”即以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以武汉和南昌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5大重点区域实行深度开发策略,形成优先发展的经营格局。“X”即着力关注济南、青岛、郑州、长沙、福州、昆明、南宁等若干重点城市,在做好项目、打响品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市场开发。要调整充实经营力量,做深做细重点城市的经营前期工作,不断增强经营开拓的渗透能力,加快推进重点城市由“做好项目”向“经营城市”转变。
  除了国内发展之外,上海建工10年来在39个国家和地区建造了141个项目,经营方式也形成了工程承包、投资、贸易等并举的局面,并形成“10+1”国际市场布局:巩固柬埔寨、特力尼达和多巴哥、越南、蒙古4个成熟市场,开发印尼、老挝、萨摩亚、马拉维、加纳、坦桑尼亚6个新市场,培育美洲或欧洲高端市场,
  徐征特别给我们举了一个在在厄立特里亚,上海建工集团通过投资联动,打出深度开发“组合拳”,发挥“产业集群”的叠加和拉动效应。2010年10月,上海建工旗下外经集团初涉厄特市场,随着成功收购厄特一座金矿,在近3年中己从单个项目、单种业态,向综合项目、多种业态拓展。
  2010年5月,上海建工实现整体上市后,产业链资源整合更加优化;战略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与内控制度更加完善;技术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徐征表示,集团整体上市的好处,首要的就是产业链资源整合更加优化,提升了产业功能和市场拓展的核心竞争能力;第二个变化,是战略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更加系统,形成了一业为主、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第三个变化,就是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规范;第四个变化,是技术创新要素更加集聚,加快了核心技术的提升。
  “像我们现在借助世界领先的BIM(建筑模型信息化)技术实施工程总承包,不仅能把所有工序理得清清楚楚,重要的环节还能先在电脑上预演。比如上海中心的幕墙玻璃块块不同,可事先可在电脑中精准计算、三维演示,每块构件到了现场按先后顺序一气呵成。而10多年前建造当时第一高度的金茂大厦时,所有构件必须先在工厂内拼装完成,再拆卸运至现场拼装。当时,为了一张能够揭示各类管道走向与位置的三维图纸,集团的设计师要画上几十张施工图,才能模拟出实景。”徐征说。
  未来四年是上海建工集团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建设集团的关键四年,也是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后,进入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放眼未来,徐征表示,上海建工将紧紧抓住我国加快城镇化步伐和上海率先实施国内首个自贸区等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再创佳绩。使上海建工成为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运作规范、具有良好市场形象的上市公司。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