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建筑时报:三大工程相继竣工上海建工屡创建筑施工“之最”纪录

日期:2015-01-21     点击量:

上海中心大厦

国家会展中心

昆山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

建筑时报  2015.1.5  

       本报讯(通讯员 章华平)去年底,上海建工集团在确保基本建成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昆山中环快速化改造等三大“超级工程”中,屡创建筑施工“之最”纪录。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首次建造超过600米以上建筑
       由上海建工集团实施总承包建造的“中国在建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历经6年多建设于去年底基本完工。
     “上海中心”工程实施难度巨大,是中国第一次建造超过600米以上的建筑,世界上第一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世界民用建筑一次性连续浇筑方量最大的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基础底板工程,混凝土一次泵送到620米高度的世界新纪录。这就必须在建筑、结构、机电、安全、综合等施工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上海建工集团整合各方资源,攻坚克难,不断创新,解决了许多没有先例的国内甚至世界级的施工难题。其中,“上海中心”在世界上第一次于超高层建造14万平方米的悬挂柔性幕墙。上海建工集团为“上海中心”量身定制了一套“可滑移支座”,成功实施这一世界最难的幕墙工程。上海建工集团还在上海中心大厦建造中屡创“之最”纪录:
       工艺之最:造车工艺造大楼。“上海中心”造型突破传统,体量庞大,为施工精度和变形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上海建工集团推行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管理,实现高效出图,从源头避免复杂空间中的结构碰撞,为加工、制作、现场施工和安装阶段提供精确数据,减少返工,节省材料。以减少碰撞为例,提前发现并解决的碰撞点总数超过10万个。“上海中心”的建筑工艺堪比汽车制造,精准度达到机械级。如塔冠钢结构安装精度达到1.5毫米。从地下二层到达第118层的三台观光电梯,速度最高可达每秒18米,这3台世界最高速电梯的井道导轨总高度约600米,垂直度均控制在0~1毫米之内。外幕墙结构上的“滑移支座”,安装精度更是达到毫米级。
       工况之最:高空施工挑战极限。“上海中心”600米以上高空,风力强、湿度大、气温低、安全管控难度高。上海建工及其分包单位的建设者们充分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完成“混凝土一次泵送至620米高空”,安装我国最高的冷却塔和最高的变配电站,安装并拆除600米以上4台目前中国建筑工程中最大的大型起重设备。
       绿色之最:树立环保建筑标杆。“上海中心”从建设初期就提出要力争为“节能、绿色、环保”的超高层建筑贡献一个实例,为国际建筑业设置一个绿色标杆。“上海中心”创造性地集成综合应用40多项绿色建筑技术,成为世界上首座得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颁发的LEED金级预认证的“双认证”绿色超高层建筑。
       位于“上海中心”塔冠上的270台风力发电机,是中国建筑安装最高的风力发电机组,将为大楼每年提供绿色电力约119万KWH,满足部分建筑照明电力需要。同样位于塔冠的雨水收集器,将每年收集利用雨水约2万立方。中水年收集利用达23.5万立方,占大楼总用水量25%以上。 “上海中心”办公区域全部采用LED照明并使用动态感应智能照明和智能窗帘技术,根据自然光线自动调节亮度。此外,中央能源控制系统、楼宇设备控制管理系统、时钟和中央集成管理系统等共同监控机电设备运行工况,掌握和控制能源消耗。投入运营后的能源消耗同比可降低20%左右。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当今世界最大的综合体建筑
       由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当今世界最大的综合体建筑——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己全面投入运营。
       该会展中心整体呈四叶草造型,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47万平方米。上海建工集团总承包一标段工程,约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工程总量的四分之三。包括建筑面积为87万平方米,由A、B、D三个展馆和AO、BO办公楼,E1、E2配套商业中心及F1、F3小展厅组成(四片叶子中的三片叶子)和一个花蕊。
       上海建工集团在创新打造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工程中,首次成功实现大面积展厅“无柱化”办展效果。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施工工程单体多、体量大。整个会展中心有13个展览馆,钢结构屋面施工达到26万平方米,幕墙施工达到17万平方米。尤其是钢结构施工任务繁重,最高峰单月的加工制作吊装量达到1.5万吨,累计吊装近9万吨,管理协调难度大。
       同时,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科技含量和充满人性化关怀的创新举措也为业内称道。多项低碳技术从“绿色节能”“智慧场馆”“智慧展会”等方面着力推进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体现科技先导、科技支撑、科技推动的作用。形状如四叶草的4个展馆聚焦于中心广场的设计与传统展馆相比,使展览的分布更加均衡,大大缩短参观人流的步行路程。
       该工程又是一个全部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供能的建筑。在实际运营中,展馆将采用天然气内燃机组,实现冷、热、电“三联供”,其中供电多余部分还将并网,可大大缓解大型展馆的用能压力。
       此外,也是业内首个采用全LED照明的场馆。场馆内的200多部电梯将均采用超级电容节能技术,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级电容节能电梯集中示范区。首次采用密闭式垂直管道垃圾收集系统,有助于会展垃圾的回收利用。
       昆山中环:上海建工投资建设的最大BT项目
       全长约44.2公里的昆山中环工程是上海建工集团至今投资建设的最大BT项目。历经两年半的建设,已全面建成。
       作为造福昆山市民的民生工程,上海建工集团高起点策划、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建成跨沪宁高速钢箱梁和3座大桥及38座辅道中小桥及箱涵,建成76处高架落地段,完成高架道路桥面与铺装层、防撞墙及桥面沥青施工、伸缩缝与交通安全设施安装等。
       上海建工集团创新打造“超级工程”,如立柱无支架施工获成功,其质量、安全、文明、节约的效益十分明显;推广应用朗潮软件,有力提升了工程计量计价信息化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成功应用先进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制作钢箱梁和施工计算机同步顶推滑移技术,实现大跨度钢箱梁跨越沪宁高速公路;还积极探索实践测强曲线、智能涨拉等新技术、新工艺等。

分享到:
首页
关于我们
集团简介 董事会与高管团队 组织架构 企业荣誉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媒体报道 图片新闻
业务领域
建筑施工 设计咨询 房产开发 城建投资 建材工业
企业文化
文化理念 员工风貌 社会责任
科技创新
核心技术 知识产权 领军人物 科研项目 科技成果 主要装备 研发平台
投资者关系
公司章程 股东回馈 股东大会 公司公告 定期报告 经营简报 重大项目 投资者服务 可持续发展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建工青年
服务中心
加入建工 联系我们 教育培训